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黄永刚院士做客航院“学术人生”暨“启航讲堂”系列讲座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4

黄永刚院士做客航院“学术人生”暨“启航讲堂”系列讲座


清华新闻网4月12日电 (通讯员 王献恒 岳孟坤 程嘉辉)4月4日下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西北大学冠名讲席教授黄永刚做客航院“学术人生”暨“启航讲堂”系列讲座,为在座师生分享了其在人体动脉血压与脉搏波速度的关系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对未来力学研究的思考。来自清华、北大、北理工等高校的近200名师生参加了讲座。航天航空学院院长李路明教授主持活动。

黄永刚为师生作报告 余晓彬
黄永刚首先介绍了该项研究的背景。血压是一个关键的、难以捉摸的生命体征,会根据情绪状态、身体活动和健康状况而变化。目前大约有30%的人口患有与高血压相关的健康问题,因此对血压进行持续监测是十分有必要的,特别是动态监测血压。通过测量脉搏波速度(PWV)进行连续、无创的血压监测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的测量技术。但以往将脉搏波速度与血压联系在一起是基于MK方程以及Hughes方程,后者是经验方程,这就导致推导出的脉搏波速度与血压关系可能存在问题。
黄永刚及其合作者、航天航空学院马寅佶发现,其中问题主要在于前述方程没有正确考虑血管变形及建立合理的本构。因此,他们基于固体力学及流体力学理论对脉搏波速度与血压的关系进行了重新推导,并与实验进行了对比,结果有很大改善。但由于所得方程过于复杂,很难实际应用。因此,经过合理简化,最终将方程简化为只含两个参数的二次方程,同时精度损失不大,证明了这项研究的成功。黄永刚通过这项研究经历,启发同学们要敢于质疑,勇于创新;要学会将简单的问题进行严密的分析,也要将复杂的推导化繁为简以利于应用。

在场师生认真听取报告 谈昌皓
在提问环节,在座师生结合报告内容、以及力学发展问题与黄永刚进行了深入交流。在被问及如何评述未来五到十年力学学科的发展时,黄永刚认为,不一定非要去做最热门的东西,而要去思考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处,不能亦步亦趋,很多的成果都是因为真正抓住了机遇才应运而生。希望同学们在求学期间一定要牢基础,这样才能在未来厚积薄发。
作为“学术人生”暨“启航讲堂”系列讲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期讲座的举办,旨在响应“探究学术前沿、启迪科研人生”的号召,贯彻“推崇名师、追求学术,感悟人生、点燃理想”的宗旨。接下来,航天航空学院将继续立足于力学、热学、航空宇航及交叉学科的专业特色,邀请更多著名教授、国内外知名****等与学子畅谈学术生涯和人生经历,启迪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建设。
供稿:航天航空学院
编辑:赵姝婧
审核:周襄楠

2019年04月12日 16:51:34  清华新闻网

相关话题/学术 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