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稻葵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15

李稻葵
男,汉族,1963年12月生,安徽凤阳人。
清华大学弗里曼经济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创始院长。现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顾问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担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第十三届北京市人大代表,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十二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
李稻葵长期从事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经济发展模式及制度变迁的跨国比较,致力于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研究相关的现代经济学理论。曾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课题,在《美国经济评论》、《比较经济学》、《经济研究》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著作包括《大国发展战略》、《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中国经济的未来之路 德国模式的中国借鉴》、《重启》等。曾获2010年CCTV年度经济人物、2016年北京市京华奖等荣誉。
李稻葵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首届本科毕业生,1992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经济系,曾任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国家研究员、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顾问,曾任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委员会委员。
教育背景 1992 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经济学专业)
1985-1986 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发展研究所(HIID) 访问
1985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士(经济管理学院管理信息系统专业

工作履历 2018-至今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
2013-2017 清华大学苏世民项目主任、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
2004-至今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
1999-2004 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
1992-1999 美国密歇根大学助理教授

研究领域 政府与市场经济学、中国经济、经济发展、国际经济、比较经济学
奖励与荣誉 2016 中国新闻周刊年度
2016 第二届北京市京华奖
2014 曹凤岐金融发展奖
2013 中国侨界十大杰出人物
2011 GQ年度理性声音
2010 CCTV年度经济人物
2004-2006
学术成果 发表的中文论文:
李稻葵,李雨纱,张驰.中国经济的伟大实践何以产生重要的经济学贡献?——基于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的分析与思考[J].经济学报,2018,5(01):1-16.
吴舒钰,李稻葵.货币国际化的新测度——基于国际金融投资视角的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8(02):146-158.
李稻葵.中国经济:新时代、新思维、新战略[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06):18-23.
李稻葵.新时代,用新思维应对中国经济的六大挑战[J].金融经济,2017(23):19-20.
李稻葵.中国金融业的三大超前和未来发展趋势[J].金融经济,2017(17):17-18.
李稻葵.李稻葵:经济结构巨变带来消费革命[J].财经界,2017(09):68-69.
李稻葵.未来五年中国金融发展的大脉络[J].经济研究参考,2017(48):19.
李稻葵.我们从中国古代人均GDP中发现了什么?[J].财经界(学术版),2017(14):9-10.
李稻葵,金星晔,管汉晖.中国历史GDP核算及国际比较:文献综述[J].经济学报, 2017,4(02):14-36.
李稻葵,胡思佳,石锦建.经济全球化逆流:挑战与应对[J].经济动态,2017(04): 111-121.
李稻葵.2017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三大风险[J].中国房地产,2017(11):8.
李稻葵.改革的方式需要改革[J].领导科学,2017(07):20.
李稻葵.中产收入陷阱远比中等收入陷阱可怕[J].金融经济,2016(17):16-17.
李稻葵.中国企业未来十年的三个机遇[J].企业观察家,2016(07):22.
李稻葵.“十三五”将是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最好时期[J].中国经贸导刊,2016(16):41-42.
李稻葵.李稻葵:中国会错过第四次工业革命吗?[J].财经界,2016(06):63-65.
李稻葵.什么是中国与世界的新常态[J].经济导刊,2016(03):36-39.
李稻葵,刘淳,庞家任.金融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研究——以我国征信系统为例[J].金融研究,2016(02):180-188.
李稻葵.中国经济转型需要“针灸疗法”[J].经济研究参考,2015(71):11+16.
李稻葵.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理论视野,2015(12):16-19.
李稻葵,石锦建,金星晔.“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和前景分析[J].投资研究,2015,34(12):4-19.
李稻葵,徐翔.全球治理视野的金砖国家合作机制[J].改革,2015(10):51-61.
李稻葵.板块化:世界经济新格局[J].中国中小企业,2015(10):14.
李稻葵.国民经济管理学面临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机遇[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5,6(05):20-22.
李稻葵,程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基础与投资策略[J].改革,2015(08):29-38.
李稻葵,徐翔.二元经济中宏观经济结构与劳动收入份额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06):21-28.
李稻葵.新常态下的经济和金融[J].金融经济,2015(11):15-16.
李稻葵,吴舒钰,石锦建,伏霖.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格局的板块化及其对中国的挑战[J].经济学动态,2015(05):147-160.
潘庆中,李稻葵,冯明.“新开发银行”新在何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成立的背景、意义与挑战[J].国际经济评论,2015(02):134-147+8.
李稻葵.房地产税立法权应该下放到地方[J].金融经济,2015(05):16-17.
李稻葵.依法治国是中国经济全面迈向现代化的基石[J].经济研究,2015,50(01):18-20.
李稻葵.基建投资——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J].中国投资,2014(11):98.
李稻葵.什么是中国与世界的新常态?[J].金融经济,2014(19):19-20.
李稻葵,伏霖.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演进轨迹及其中国镜鉴[J].改革,2014(03):105-115.
李稻葵.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路线图[J].经济研究,2014,49(01):23-25.
李稻葵,吴舒钰,冯明,徐欣.论欧债危机的最终结局及中国的战略应对[J].经济学动态,2013(12):4-14.
李稻葵,孔睿,伏霖.中国经济高增长融资之谜——国内非中介融资(DNI)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3(07):19-35.
徐欣,李稻葵,冯俊新.金融危机中公共资产的稳定器作用综述[J].财政研究,2013(07):43-46.
李稻葵,徐翔.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及其动力研究[J].新金融,2013(06):10-19.
李稻葵.德国经济模式的五个支柱及借鉴意义[J].中国中小企业,2013(05):68-69.
孔睿,李稻葵,吴舒钰.资本形成效率探究[J].投资研究,2013,32(04):17-33.
李稻葵.金融改革可能成为带动其他领域改革的突破口[J].IT时代周刊,2013(01):6.
李稻葵,徐欣,江红平.中国经济国民投资率的福利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12,47(09):46-56+71.
李稻葵.世界经济下一轮危机在哪里?[J].国际经济评论,2011(06):7-11+3.
冯俊新,王鹤菲,何平,李稻葵.金融危机后西方学术界对宏观经济学的反思[J].经济学动态,2011(11):11-17.
冯俊新,李稻葵.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决策机制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11(09):121-126.
李稻葵.未来十年中国需要绿色产业革命[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18):33.
李稻葵.富国、穷国和中国——全球治理与中国的责任[J].国际经济评论,2011(04):10-16+3.
李稻葵,殷泽,肖芳.中国经济:与通胀赛跑[J].企业观察家,2011(07):56-57.
李稻葵.论改革和中国经济崛起对经济学的贡献[J].经济学动态,2011(02):12-17.
李稻葵,张双长.欧洲债务危机:预判与对策[J].经济学动态,2010(07):4-12.
张双长,李稻葵.“二次房改”的财政基础分析——基于土地财政与房地产价格关系的视角[J].财政研究,2010(07):5-11.
管汉晖,李稻葵.明代GDP及结构试探[J].经济学(季刊),2010,9(03):787-828.
李稻葵,尹兴中.国际货币体系新架构: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0(02):31-43.
李稻葵,何梦杰,刘霖林.我国现阶段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下降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02):13-19.
李稻葵,江红平,徐欣.宽财政 紧货币——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9(12):17-23.
李稻葵,张双长.Ⅴ型反弹,资产泡沫与新宏观分析框架——金融危机后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J].经济学动态,2009(09):3-14.
李稻葵,汪进,冯俊新.货币政策须对冲市场情绪:理论模型和政策模拟[J].金融研究,2009(06):1-13.
李稻葵,江红平,冯俊新.预判国际金融危机之演变[J].经济学动态,2009(06):4-11.
李稻葵,管汉晖.明代GDP试探[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4(03):12-13.
李稻葵,梅松.美元M_2紧缩诱发世界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内外因论及其检验[J].世界经济,2009(04):15-26.
李稻葵,刘霖林,王红领.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J].经济研究,2009,44(01):70-82.
李稻葵,刘霖林.人民币国际化:计量研究及政策分析[J].金融研究,2008(11):1-16.
赵冬青,冯俊新,张海燕,李稻葵.最新金融学理论前沿——2006~2007年国外金融学研究文献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8(11):95-101.
李稻葵.中国参与国际金融新格局的政策分析[J].中国金融,2008(22):40-41.
李稻葵,刘霖林.双轨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J].中国金融,2008(10):42-43.
梅松,李稻葵.中国经济的FDI偏好——克服双重道德风险的创新机制[J].国际经济合作,2008(02):9-12.
李稻葵,梅松.中国经济为何偏好FDI?[J].国际经济评论,2007(01):15-16.
李稻葵.全球能源资源问题与中国对策[J].国际经济评论,2007(01):32-34.
李稻葵,李丹宁.中美贸易顺差:根本原因在哪里?[J].国际经济评论,2006(05):13-16.
王红领,李稻葵,冯俊新.FDI与自主研发:基于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2006(02):44-56.
王红领,李稻葵,冯俊新.以竞争推动民族企业的自主创新[J].科学决策,2006(02):40.
李山,李稻葵,朱天.中国应否允许国际资本自由流动?[J].国际经济评论,2001(Z4):13-17.
王红领,李稻葵,雷鼎鸣.政府为什么会放弃国有企业的产权[J].经济研究,2001(08):61-70+85-96.
发表的英文论文:
Broadberry, Stephen N., Hanhui Guan, and David D. Li. “China, Europe and the Great Divergence: A Study in Historical National Accounting, 980-1850”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12 (2018): 955-1000.
Jin, Xingye, David Daokui Li, and Shuyu Wu. “How will China Shape the World Economy?” China Economic Review 40 (2016): 272-280.
Du, Julan, and David D. Li.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of bank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35.1 (2007): 108-135.
Li, David Daokui, Junxin Feng, and Hongping Jiang: “Institutional Entrepreneurs.” 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 V.96, N. 2, pp.358—362, May 2006.
David Daokui Li and Yijiang Wang: “China vs. Eastern Europe: The Perspective of Initial Political Conditions.” Journal of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V.4, (2-3), pp.342-351, May 2006.
David D. Li “A Survey of the Economics Literature of China’s Non-State Enterprises” in Anne S. Tsui, Yanjie Bian, & Leonard Cheng (eds): “China's Domestic Private Firms: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M.E. Sharpe, 2005.
Wu, Changqi and David D. Li “Firm's Behaviour in a Mixed Market: Case of China.” in Anne S. Tsui, Yanjie Bian, & Leonard Cheng (eds): “China's Domestic Private Firms: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M.E. Sharpe, 2005.
David D. Li and Francis T. Lui: “Why Do Governments Dump State-Owned Enterprises? Evidence from China.” in Takatoshi Ito and Anne Krueger (eds) Governance, Regulation, and Privatization in the Asian-Pacific Region. pp. 211-230.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IL. 2004.
David D. Li and Changqi Wu: “WTO Accession and Productivity” in Takatoshi Ito and Andre K. Rose (eds) Growth and Productivity in East Asia. pp109-148,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IL. 2004.
David D. Li and Ling Li: “The Pension Reform Debt: A Simple Resolution of China’s Pension System Crisis.” The Cato Journal. V.23, n.2, pp.281-289, Fall 2003.
Bai, Chongen, David D. Li, and Yijiang Wang: “Thriving in a Tilted Playing Field: China’s Non-State Enterprises during the Reform.” In Nicholas Hope, Dennis Tao Yang, and Mu Yang Li (eds): How Far Across the River: Chinese Policy Reform at the Millennium. pp.97-121.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alo Alto, CA. 2003.
Cornelli, Francesca and David D. Li: “Risk Arbitragers in Takeovers.”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V.15, No. 3, pp.837-68, Summer 2002.
Li, David D. and Changqi Wu: “The Colour of the Cats: Strategies of Enterprise Reform in China.”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view. Vol. 33, No.1, pp.133-46, Spring 2002.
Li, David D. and Changqi Wu: “Reforming State-Owned Enterprises: Diversifying Ownership Versus Improving Management.” In Anne Tusi and C.M. Lau (eds):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p.79-98. Kluwer Academic Press. Norwell, MA. 2002.
Bai, Chongen, David D. Li, Zigang Tao, and Yijiang Wang: “A Multi-Task Theory of State Enterprise Reform.”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28, pp.716-38, 2001.
Li, David D.: “Beating the Trap of Financial Repression in China”. The Cato Journal. V.21, n.1, pp.77-90, 2001.
Bai, Chongen, David D. Li, Yingyi Qian, and Yijiang Wang: “Financial Repression and Optimal Taxation”. Economics Letters. V.70, pp.245-51, 2001.
Li, David D. and Ling Li: “Finishing China’s Economic Reform: Challenges and Pitfalls.” in Galen Carpenter and James A. Dorn (eds): China's Future: Constructive Partner or Emerging Threat? pp. 341-356. Washington D.C. 2000.
Li, David D.: “Insider Control of Firms in Transition: Theory, Evidence,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in Baizhu Chen, Kim Dietrich, and Yi Feng (eds): China's Financial Markets Reform: Problems, Progress, and Prospects. pp.361-382. Westview Press. Boulder, CO. 2000.
Li, David D.: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under the Dual Influence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in Frank-Jurgen Richter (ed): The Dragon Millennium -- Chinese Business in the Coming World Economy. pp.341-56.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Westport, Conn. 2000.
Gordon, Roger and David D. Li: “The Effects of Wage Distortions on Transition: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China.”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v.43, n.1, pp.163-183, 1999.
Gordon, Roger, Chongen Bai, and David D. Li “Efficiency Losses from Tax Distortions vs. Government Control.”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V.43. n.4-6, pp.1095-103, 1999.
Li, David D. and Shan Li: “An Agency Theory of the Bankruptcy Law.”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V.8, n.1, pp.1-24, 1999.
Li, David D. and Mingsong Liang: “Causes of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Evidence on three Explanation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26, n.1, pp.104--116, March 1998.
Li, David D.: “Changing Incentives of the Chinese Bureaucrac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88, n.2, 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Hundred and Te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pp.393-7, May 1998.
Li, David D.: “Insider Control and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A Simple Theory.” Economics Letters. V.61, n. 3, pp. 307-11, 1998.
Cornelli, Francesca and David D. Li: “Large Shareholders, Private Benefits of Control, and Optimal Schemes of Privatization.”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V.28, n.4, pp.585-604, Winter 1997.
Bai, Chongen Bai, David D. Li and Yijiang Wang: “Enterprise Productivity and Efficiency: When Is Up Really Dow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24, n.3, pp.265--80, June 1997.
Li, David D.: “A Theory of Ambiguous Property Rights: the Case of the Chinese Non-State Sector.”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23, n.1, pp.1--19, August, 1996.
Li, David D. and Shan Li: “A Theory of Corporate Scope and Financial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e. v.51, n.2, pp.691--709, June 1996.
出版物:
2017《中国方案1.0》
2015《中国经济的未来之路-德国模式的中国借鉴》
2014《重启:新改革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2013《人民币国际化道路研究》
2012《乱世中的大国崛起》
2012《舌战中国:21世纪属于中国吗》
2009《逼出来的大国崛起》
2007《大国发展战略》
2007《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中国》
相关话题/研究所 经济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汤珂
    汤 珂 (Tang, Ke)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所教授、英国剑桥大学博士。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研究院教授、副院长。主要研究大宗商品定价和互联网金融。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多篇英文论文,获得过国家科学基金、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等奖励。 教育背景 2000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得经济学和工程学士学位2002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5
  • 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黄德海
    工作单位: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健康产业与管理研究中心职 称:副教授职 务: 副所长/主任通信地址:北京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邮政编码:100084电子邮件: huangdehai@tsinghua.edu.cn 教育背景 最后学位: 经济学博士毕业院校: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学科专业: 产业经济学 工作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5
  • 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靳卫萍
    姓名:靳卫萍所在单位:社会科学学院经济所职称:副教授职务: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秘书长,宏观经济研究部主任 办公电话:电子邮件:wpjin@tsinghua.edu.cn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明斋216(100084) 教育背景 2001.9-2006.7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理论经济学博士 1997.9-2001.7 郑州大学商学院,国际经济学,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5
  • 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戎珂
    姓名:戎 珂职位:清华大学博导,特别研究员,长聘副教授地址: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经济学所,100084邮箱:r@tsinghua.edu.cn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所副所长,博导,特别研究员,长聘副教授,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和清华大学学士学位。在英国学习工作近十年,曾任英国伯恩茅斯大学(Bournemouth University)和埃克塞特大学 (University of Exeter,罗素集团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5
  • 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帮喜
    李帮喜,男,安徽望江人。现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生导师。Bangxi LI, Associate Professor & Doctoral Advisor of Political Economy, Institute of Economics,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 China.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5
  • 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吴金希
    吴金希山东莱芜人。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 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资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创新与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创新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研究专长:创新政策、战略管理、产业竞争力、科技社会学。联系方式:wujx02@tsinghua.edu.c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5
  • 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勇
    王勇 长聘副教授,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 副所长,兼任清华大学民生经济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哈佛大学经济学系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博弈论及其应用,企业理论,产业经济学、互联网经济等领域。 教育背景 1999-2003,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1996-1999,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经济学硕士学位1992-1996,南开大学经济学系,经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5
  • 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谢丹夏
    谢丹夏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经济所助理教授。2017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7年获哈佛大学公共政策硕士学位;2004年5月获杜克大学计算机硕士学位(已完成全部博士课程学习,后转专业转学至哈佛)。曾任职于美国著名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 教育背景 2017年6月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2007年6月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政策硕士2004年5月 杜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5
  • 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赵准
    邮 编:100084电 话:**传 真:**Email: zhaozhun@tsinghua.edu.cn通信地址:北京清华大学明斋社科学院经济学所 教育背景 1991年,兰州大学经济系国民经济管理学专业学士学位1994年,兰州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学位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马列所(现为马列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学位 工作履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5
  • 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孙震
    孙震,助理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目前就职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创新经济学以及创新政策。邮箱:zhensun@mail.tsinghua.edu.cn 教育背景 2011 2016,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农业与资源经济系,博士2010 2011,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农业与资源经济系,硕士2009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