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研究生导师简介-刘奋荣

清华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06-12

刘奋荣
1975年生,山西五台人。现任哲学系副主任、教授。
学历2008年获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理学博士
2004年获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逻辑学硕士
2001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博士
1998年获河南大学逻辑学硕士
1996年获山西大学哲学学士
工作经历2011年12月至今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
2007年7月至2011年12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
2005年9月至2007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
2001年7月至2005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助理研究员
2003年8月至2008年2月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逻辑、语言和计算研究所工作
研究方向动态偏好逻辑、社会主体性研究、人工智能逻辑、中外逻辑史研究。
讲授课程本科生课程:一阶逻辑(初步)
研究生课程:一阶逻辑(高等)、模态逻辑、哲学逻辑、模型论、人工智能中的逻辑
主要论著专著:
(1)F.Liu:ReasoningaboutPreferenceDynamics,Springer-Verlag,2011.Series:SyntheseLibrary,Vol.354.(英文专著,施普林格出版。ISBN:978-94-007-1343-7)
(2)F.Liu:ChangingfortheBetter:PreferenceDynamicsandAgentDiversity.Ph.DDissertation.Amsterdam:PrintPartnersIpskamp,2008.(英文博士论文。ISBN:978-90-5776-175-1)
(3)《动态偏好逻辑》,科学出版社:北京,2010年。(中文专著。ISBN:978-7-03-028960-5)
被SCI,SSCI和A&HCI收录的论文:
(4)F.Liu:ATwo-LevelPerspectiveonPreference,JournalofPhilosophicalLogic,40(3):421-439,2011.(A&HCI收录)
(5)F.Liu:VonWright's"TheLogicofPreference"Revisited.Synthese,175(1):69-88,2010.(SCI,SSCI和A&HCI同时收录)
(6)F.LiuandJ.Zhang:NewPerspectivesonMoistLogic.JournalofChinesePhilosophy,37(4):605–621,2010.(A&HCI收录)
(7)F.Liu&O.Roy:AdvancesinBeliefDynamics:AnIntroduction,Synthese,173(2),pp.123-126,2010.DOI10.1007/s11229-009-9710-x.(SCI,SSCI和A&HCI同时收录)
(8)J.vanBenthem,S.Ghosh&F.Liu:ModellingSimultaneousGamesinDynamicLogic.Synthese,165(2),pp.247-268,2008.(SCI,SSCI和A&HCI同时收录)
(9)F.Liu,F.Veltman,&M.Xiong:Editorial,Synthese,165(2),pp.155-157,2008.(SCI,SSCI和A&HCI同时收录)
其他英文学术论文:
(10)F.JuandF.Liu:UpdateSemanticsforImperativeswithPriorities.InS.Ju,J.LangandH.vanDitmarsch,editors,Proceedingsofthe3rdWorkshoponLogic,RationalityandInteraction,Volume6853ofFoLLI-LNCS.Springer,2011.
(11)F.LiuandJ.Seligman:ChineseLogicandChinesePhilosophy:ReconstructionorIntegration?TheIIASNewsletter58,Autumn2011.
(12)P.Girard,F.LiuandJ.Seligman:LogicintheCommunity.InM.BanerjeeandA.Seth,editors,Proceedingsofthe4thIndianConferenceonLogicanditsApplications,Volume6521ofLNCS,pp.178-188.Springer,2011.
(13)F.LiuandW.Yang:ABriefHistoryofChineseLogic.InA.GuptaandJ.vanBenthemeds.,JournaloftheIndianCouncilofPhilosophicalResearch,SpecialIssueonLogicandPhilosophyToday,Volume.27,No.1,pp.101-126,2010.
(14)J.vanBenthem,D.Grossi,andF.Liu:Deontics=Betterness+Priority.InGuidoGovernatoriandGiovanniSartoreds.DeonticLogicinComputerScience,10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DEON2010,Fiesole,Italy,July7-9,2010.Proceedings.LectureNotesinArtificialIntelligence,Vol.6181,Springer.pp.50-65
(15)F.Liu:DiversityofAgentsandtheirInteraction,JournalofLogic,LanguageandInformation,18(1),pp23-53,2009.
(16)F.Liu:PreferenceChange:AQuantitativeApproach,LogicStudies,2(3),pp12-27,2009.
(17)D.deJongh&F.Liu:Preference,PrioritiesandBelief.InT.Grune-YanoffandS.O.Hanssoneds,PreferenceChange:ApproachesfromPhilosophy,EconomicsandPsychology,TheoryandDecisionLibrary,pp.85-108,2009.
(18)J.vanBenthem&F.Liu:DynamicLogicofPreferenceUpgrade.JournalofAppliedNon-ClassicalLogic,17(2):157-182,2007.
(19)J.vanBenthem,S.Ghosh&F.Liu:ModellingSimultaneousGameswithConcurrentDynamicLogic.InJ.vanBenthem,S.JuandF.Veltman,eds,AMeetingoftheMinds–ProceedingsoftheWorkshoponLogic,RationalityandInteraction,Beijing,2007.CollegePublications,London.
(20)J.Zhang&F.Liu:SomeThoughtsonMohistLogic.InJ.vanBenthem,S.JuandF.Veltman,eds,AMeetingoftheMinds–ProceedingsoftheWorkshoponLogic,RationalityandInteraction,Beijing,2007.CollegePublications,London.
(21)F.Liu:PreferenceChangeandInformationProcessing.InProceedings7thConferenceonLogicandtheFoundationsofGameandDecisionTheory(LOFT06),Liverpool,2006.
(22)D.deJongh&F.Liu:Optimality,BeliefandPreference.InS.ArtemovandR.Parikh,eds,ProceedingsoftheWorkshoponRationalityandKnowledge,ESSLLI,Malaga,2006.
(23)F.Liu:DiversityofAgents.InT.AgotnessandN.Alechina,eds,ProceedingsoftheWorkshoponLogicsforResourceBoundedAgents,ESSLLI,Malaga,2006.
(24)J.vanBenthem&F.Liu:DiversityofAgentsinGames,PhiosophiaScientiae,8(2),2004.
(25)F.Liu:DynamicVariations:UpdateandRevisionforDiverseAgents,MasterThesis,ILLC,UniversityofAmsterdam,2004.(荷兰逻辑学硕士论文)
(26)X.Li&F.Liu:TheRelationalProbabilitySemanticsforBeliefRevision,SocialSciencesinChina,No.3,2003,Beijing.(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
中文学术论文:
(27)刘奋荣:“概念分析的奠基与发展”,《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第27卷,第4期,第14-19页。(中文核心期刊,CSSCI收录)
(28)刘奋荣:“信念偏好逻辑:从单主体到多主体”,《学术研究》2010年第5期,第27-32页。(中文核心期刊,CSSCI收录)
(29)刘奋荣:“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动态认知逻辑的研究”,《世界哲学》,2010年第3期,第35-44页。(中文核心期刊,CSSCI收录)
(30)刘奋荣:“基于命题的信念偏好逻辑”,《哲学研究》2010年第3期,第103-109页。(中文核心期刊,CSSCI收录)
(31)刘奋荣:“从动态认知逻辑的观点看中医方证思想”,《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24卷第10期,第75-78页。(中文核心期刊,CSSCI收录)
(32)刘奋荣:“从信息更新到博弈逻辑”,《哲学动态》2005年第2期。(中文核心期刊,CSSCI收录)
(33)刘奋荣:“缺省逻辑如何研究非单调推理?”,王路、刘奋荣编:《逻辑、语言与思维》,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34)刘奋荣:“非单调性和自认知逻辑”,《哲学动态》2001逻辑专刊。(中文核心期刊,CSSCI收录)
(35)刘奋荣:“略论弗雷格和皮亚诺对数学基础的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第16卷。(中文核心期刊,CSSCI收录)
(36)刘奋荣:“从数理逻辑的分析方法看‘白马非马’”,《山西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中文核心期刊,CSSCI收录)
综述、访谈性文章:
(37)F.Liu:EditorialandInterviewwithJohanvanBenthem,TheReasoner,3(12),December,2009.(http://www.thereasoner.org/)
(38)刘奋荣、刘新文、余俊伟:“逻辑之门:作者与译者的对话——范本特姆教授访谈录”,《哲学动态》2008年第1期。
(39)刘奋荣:“现代逻辑会议综述”,《哲学动态》2002年第10期。
(40)刘奋荣:“周礼全先生80寿辰暨逻辑与哲学学术研讨会综述”,《哲学动态》2002年第2期。
(41)刘奋荣:“荷兰逻辑学之印象”,《世界哲学》2005年第2期。
主编:
(42)王路、刘奋荣主编:《逻辑、语言与思维》,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43)刘奋荣主编《逻辑之门――约翰.范本特姆经典著作》第I卷《逻辑、信息和互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4)刘奋荣主编《逻辑之门――约翰.范本特姆经典著作》第II卷《逻辑、语言和认知》,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5)刘奋荣主编《逻辑之门――约翰.范本特姆经典著作》第III卷《模态对应理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译著:
(46)刘奋荣译《逻辑、信息和互动》的部分章节。
(47)余俊伟、刘奋荣译:《逻辑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48)刘奋荣译:“认知逻辑与认知论之研究现状”,《世界哲学》2006年第6期。
学术兼职担任《逻辑学研究》杂志的副主编;担任国际英文杂志Topoi的编委会委员。
担任中国逻辑学会理事;担任北京市逻辑学会常务理事。
担任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兼职教授;担任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担任以下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
(1)TheThirdInternationalWorkshoponLogic,RationalityandInteraction(LORI-III),Guangzhou,China.October10-13,2011.
(2)TheThirteenthconferenceonTheoreticalAspectsofRationalityandKnowledge(TARK-XIII),Groningen,TheNetherlands.July11-15,2011.
(3)TheThirdInternationalCongressonToolsforTeachingLogic(TICTTL),June1-4,2011.Salamanca,Spain.
(4)NMR2010PreferencesandNorms,May14-16,2010.Toronto,Canada.
(5)TheSecondInternationalWorkshoponLogic,RationalityandInteraction(LORI-II),October8-11,2009.Chongqing,China.
(6)InternationalSymposiumonRevisionCalculusandApplications,October12-14,2009.Nanjing,China.
近年来参加或主持的项目(1)参加张清宇研究员主持的社科院院重大项目“模态逻辑的最新发展”(2006-2009)
(2)参加中医药大学贾春华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伤寒论方证思想的逻辑研究》(2008-2010)
(3)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知识、信念和行为的逻辑”(04CZX001,2004-2009。已结项,被鉴定为“优秀”)
(4)主持阿姆斯特丹大学资助的翻译项目:ModalityontheMove(2006-2011)
(5)主持清华大学人文社科振兴基金研究项目“动态偏好逻辑研究”(2009WKYB003,2009-2011)
(6)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智能互动及其逻辑模型研究”(09YJC72040001,2009-2012)
(7)主持海外留学归国人员项目“偏好的深层逻辑结构”,(2009-2012)
(8)参与中荷国际合作项目“WaysofWorldmaking”(荷兰皇家科学院资助,2009-2011)
(9)参与荷兰教育部项目“LogicinAction”(2010-2012)
参与组织工作的学术会议和活动(1)Logic,LanguageandPhilosophy:Tutorials+Workshop,TsinghuaUniversity,Beijing,China.June13-18,2011.
(2)WorkshoponHistoryofLogicinChina,November24-26,2010.IIAS,LeidenUniversity,TheNetherlands.
(3)WorkshopDoortoLogic,May22-23,2010.Beijing,China.
(4)北京市逻辑学会青年学者逻辑论坛(www.golori.org/bjforum)
(5)The7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LogicandCognition,Guangzhou,China.November10-13,2008.
(6)WorkshoponProof,ReasonsandGames,Beijing,China.7November2008.
(7)WorkshoponLogic,LanguageandCognition,Beijing,China.25October2008.
(8)15thWorkshoponGamesinLogic,Language,andComputation:TheDynamicsofPreferencesandIntentions,Amsterdam,26-28February2008.
(9)The1stWorkshoponLogic,RationalityandInteraction,Beijing,China,5-9August2007.
(10)WorkshoponModalLogic:ADialoguebetweenAuthorandTranslators,Beijing,China,1August2007.
(11)The2ndWorldCongressandSchoolonUniversalLogic,Xi’an,China,16-22August2007.
(12)TrendsinLogicV:Many-valuedLogicsandCognition,Guangzhou,China,6-9July2007.
(13)Logic–ConnectingStanfordandILLC:UpdateModelingSeminar,Amsterdam,20September2005.
(14)WorkshoponInterfacingProbabilisticandEpistemicUpdate,Amsterdam,7September2005.
应邀参加的学术会议应邀访问英国、德国、法国、荷兰、卢森堡、西班牙、丹麦、日本等国家,做学术报告二十余次。
联系方式:地址:北京清华大学哲学系
邮政编码:100084
电话:010-62782777(O)
个人网页:http://www.fenrong.net/
电子邮件:fenrong@tsinghua.edu.cn

相关话题/导师 哲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研究生导师简介-圣凯
    圣凯1972年生,浙江省苍南县人,先后学习于中国佛学院、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哲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执行副所长、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研究生导师、广东尼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佛学研究》执行主编、《真如丛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 ...
    清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12
  •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研究生导师简介-朱东华
    朱东华学历与工作经历:2000年9月-2004年7月,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1996年9月-2000年7月,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1987年9月-1991年7月,杭州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2007年6月至今,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2004 ...
    清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12
  •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研究生导师简介-夏莹
    夏莹求学经历1994年-1998年,山东大学哲学系获得学士学位。1998年-2001年,山东大学哲学系获得硕士学位。2001年-2005年,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工作经历2005年1月至2011年8月在南开大学哲学院工作。期间:2006年12月被聘副教授。2008年6月-2009年1月受聘于复 ...
    清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12
  •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研究生导师简介-宋继杰
    宋继杰出生年月:1969年8月出生地:浙江省象山县主要学历1987-1991:吉林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哲学学士1991-1994:吉林大学哲学系中国古代哲学专业哲学硕士1998-2001:中国社会科学院西方古代哲学专业哲学博士任职经历1994-1996:吉林大学哲学系助教1996-1998:吉林大学哲 ...
    清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12
  •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研究生导师简介-Johan van Benthem
    范本特姆(JohanvanBenthem)学历与工作经历:范本特姆,1949年出生于荷兰。毕业于阿姆斯特丹大学,理学博士。现任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大学教授,斯坦福大学的HenryWaldgraveStuart教授。2008-2009年任清华大学伟伦特聘教授,2010-2012年任清华大学"海外名师"特聘 ...
    清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12
  •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研究生导师简介-唐文明
    唐文明学历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2001年8月-2004年11月,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哲学系讲师2004年12月至今,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哲学系副教授2003年9月-2004年6月,美国联合神学研究院访问学者2004年7月-2004年10月,哈佛-燕京学社合作研究员 ...
    清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12
  •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研究生导师简介-邹广文
    邹广文求学经历:1983年7月兰州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本科毕业,获哲学学士学位。1986年7月吉林大学外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1994年12月吉林大学哲学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1986年7月至1999年8月在山东大学哲学系工作。期间:1986年至1988 ...
    清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12
  •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研究生导师简介-叶秀山
    叶秀山求学与工作经历: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1956年9月于该系毕业,哲学学士,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后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由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至研究员并该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主任,中 ...
    清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12
  •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研究生导师简介-肖鹰
    肖 鹰学历与主要工作经历肖鹰,1962年生,四川威远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2007年入选中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断续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求学,师从著名美学家 ...
    清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12
  •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研究生导师简介-肖巍
    肖巍学历与工作经历:哲学博士,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在黑龙江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伦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本科毕业后曾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1986年来清华大学任教至今。学科与研究方向:伦理学与性别哲学,近年来 ...
    清华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