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半导体所超晶格实验室在一维/二维异质结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5


  近日,中科院半导体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李京波研究员和魏钟鸣研究员的研究团队,在一维/二维(1D/2D)异质结制备及生长机理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半导体异质结是由不同的半导体材料相互接触而形成的结构。组成异质结的两种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这也使异质结常常表现出单一材料所不具备的一些特殊性质。近年来,由石墨烯、硫化钼等层状2D材料通过范德华力接触制备而成的2D/2D异质结迅速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前沿。同时,除了2D/2D异质结,还有其他如2D/3D、1D/3D、1D/1D以及0D/0D等低维异质结构制备的报道。但到目前为止,关于1D/2D纳米异质结制备和性质研究的报道都非常少,科研人员对于这种异质结的形成机理以及性质仍然缺少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在此背景之下,该团队中的博士生黎永涛和黄乐等围绕1D/2D异质结的主题,以1D-Bi2S3纳米线和2D-MoS2单层片为基础,报道了化学气相沉积法共核同步生长的1D-Bi2S3/2D-MoS2异质结(如图1所示)。通过系统实验验证以及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表明该异质结中的纳米线与二维单晶片之间只会在最开始的成核中心处连接,而成核后彼此分离独立生长,形成一种“共核”模式的生长机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共核”生长是因为晶体成核中心处往往有较多晶格缺陷,这也导致此处有更高的化学能,在高温生长条件下容易使得Bi2S3和MoS2在成核处形成一种新的杂化结构;而成核之后,由于Bi2S3和MoS2分别属于正交晶系和六方晶系,彼此之间巨大的晶格差异令它们之间难以兼容,只能分离独立生长。值得指出的是这种缺陷诱导的“共核”生长理论很有可能是1D/2D异质结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生长形式,这也为我们更系统地理解以及以后研究这些特殊结构的异质结提供了很好的模板。同时对这种异质结构的光电性质研究也表明了其在制备场效应晶体管、光电探测器等光电子器件方面的潜在应用。相关成果近期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主办的《ACS Nano》上。该研究成果成功拓展了低维/低维异质结的研究体系,为构筑多功能低维半导体光电器件提供了良好基础。
  
  图1 共核同步生长1D-Bi2S3/2D-MoS2异质结(ACS Nano,2016,10(9), 8938–8946)。
  
  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nano.6b04952
  
    
相关话题/结构 半导体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半导体所实现了半导体中光学声子的可分辨边带拉曼冷却
    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法国科学家Serge Haroche和美国科学家David Wineland。他们两位在过去数十年里,在光与原子(离子)相互作用的最基本层面上,即单量子态水平上展现腔量子电动力学效应。实验技术的进步又促使人们又开始关注基于固体量子态的腔QED效应及其量子调控。  固体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半导体所揭示了半导体界面电荷转移机理
    与传统的太阳能电池相比,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具有原材料丰富、生产过程中无毒无污染、生产成本较低、结构简单、易于制造,生产工艺简单,易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等优势,在清洁能源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过去二十多年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吸引了世界各国众多科学家的研究,在染料、电极、电解质等各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半导体所等在各向异性二维材料物性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二维层状晶体材料,比如石墨烯和和二硫化钼(MoS2)等,具有优良的电学性能和光学性能,因此被期待可用来发展更薄、导电速度更快的新一代电子元件,晶体管和光电器件。近几年来,平面内各向异性的二维晶体材料,如黑磷(BP),二硫化铼(ReS2)和二硒化铼(ReSe2)等,由于其具备的独特性质和在纳米器件方面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半导体所在Si衬底上生长Ga基半导体纳米线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Si是现代CMOS工艺不可或缺的材料,而III-V族半导体广泛应用于光电子、超高速微电子和超高频微波等器件中。长期以来,科学家们试图在Si衬底上外延高质量III-V族半导体。但由于晶格不匹配会导致生长的III-V族半导体质量较差。当材料降低到纳米尺度,由于应力可以得到有效释放,上述困难得以缓解。例如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中科院半导体所等首次实现电子谷自由度的电学调控
    最近,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张翔研究组与中科院半导体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建华研究组等合作,首次在单层过渡族金属二硫化物(TMDC)材料中实现了电子谷自由度的电学调控。研究成果4月4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DOI: 10.1038/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半导体所超晶格室在黑磷薄膜朗道能级和量子霍尔效应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黑磷是一种与石墨类似的层状材料,磷原子在平面内通过共价键结合,层间通过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耦合在一起。复旦大学张远波教授和中科大陈仙辉教授的实验组与普渡大学叶培德教授实验组同时独立通过机械剥离方法,可以得到原子级厚度的黑磷薄膜并制备出场效应管原型器件。相比于石墨烯和单层过渡金属族硫化物,黑磷薄膜有如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半导体所在柔性一维光电探测器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对便携化、娱乐化、健康化的可穿戴式电子设备不断追求,促使其相应的柔性传感器件向着高效、低成本、大面积制造等方向发展。近些年,为了实现光电探测器的便携化和可移植化,柔性光电探测器的设计与制备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柔性光探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敏感材料的敏感性与柔韧性要求越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半导体所在人造仿生电子皮肤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电子皮肤即新型可穿戴柔性仿生触觉传感器,是一种用于实现仿人类触觉感知功能的人造柔性电子器件。该类器件在消费电子、军事、医疗健康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相对于听觉、视觉而言,触觉感官的模仿十分困难,因为模拟触摸感觉需要发展高空间分辨率、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和大尺寸的压力传感器阵列,并且为了模仿自然皮肤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理化所高合金结构钢深冷处理研究成果被Advances in Engineering(AIE)遴选为关键科学文章
    钢的强度和韧性通常情况下是一对矛盾的指标,热处理在获得高强度的同时必然会牺牲韧性,深冷处理能够促使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并析出碳化物,从而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在工具钢、模具钢、轴承钢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高合金钢淬火后残余奥氏体含量较低,传统观点认为深冷处理对微观组织和性能的改善效果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半导体量子点:一种新兴的二氧化碳光还原催化剂
    在自然界中,光合生物能够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或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或氢气),该过程是生物界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地球碳氧循环的重要媒介。受此启发,利用可见光还原的方式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和/或太阳能燃料(如CO、HCOOH、CH3OH、CH4等)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