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发表研究论文70多篇,专著一本,译著二本。曾作为访问学者在新西兰、香港从事过地震活动统计模型和数字地震波方面的研究工作。
联系方式:liujie@seis.ac.cn
张永仙,女,1965年11月生于云南省,研究员。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地球物理专业获学士学位,1991年在国家地震局(现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获理学硕士学位,1999年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目前从事地震预报研究工作,任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副主任兼华北东北片区首席预报员。中国地震学国际交流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委员会秘书。
参加过中国科技部"八五"、"九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并负责过子专题、专题研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和李善邦青年科技论文二等奖一项。中国地震局"新世纪优秀百人计划"首批人选,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已在《Pageoph》、《中国地震》、《地震学报》、《地震》、《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Jour. Earthquake Prediction Research》、《ACTA SEISMOLOGICA SINICA》、《国际地震动态》等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近40篇。出版专著一册。主要研究方向为:地震孕育理论、前兆机理和综合预测方法。
徐 平,男,汉族,1958年7月生,浙江余杭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第十届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市地震局副局长,研究员。
198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地球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5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动力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85~1996年,工作于江苏省地震局,先后从事地震遥测台网和分析预报研究工作,先后任分析预报中心第二研究室主任,中心主任助理等。1997年至今,工作于北京市地震局,历任地震监测预报中心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副局长。现兼任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
专业从事地震监测预报研究工作,发表论文和专题研究(技术)报告二十多篇(部),编写论著一部,译著二部;主持中国地震局的"八五"、"九五"、地震联合基金、"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区系统工程"和北京市等重大项目十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二项,省局级科技进步奖(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六项,二等奖五项;1997年获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报先进个人。
联系方式:xuping@bjseis.cn
孟国杰 男,1969年生,博士,副研究员。2002年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4年进入同济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流动站作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5月出站。目前主要从事GPS在地震监测预测中的应用研究,包括:GPS数据处理、现今地壳运动与形变、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等。发表论文42篇(其中第1作者22篇,SCI 1篇,EI 2篇)。
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省部级)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先后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际科技攻关计划、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相关课题共8项。目前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项,地震科学联合基金项目1项。
工作单位: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地 址:北京复兴路63号166信箱
邮政编码:100036
电 话:010-88015708
电子邮件:mgj @seis.ac.cn
姜立新 男 1966年10月生,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被免试推荐到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攻读硕士。1992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分配到第二研究室从事地震活动性研究和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及预测工作;现任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应急响应部主任。
主要参加"八五"地震局重点项目的科研工作,发表多篇论文和论著,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获得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作为研究骨干参加了科技部应用遥感减灾的重点项目。
1998年参与防震减灾指挥中心技术系统的建设工作,从事地震灾害损失评估、预测及地震应急响应系统和指挥中心技术系统的建设工作。2004年被聘为研究员。作为专题和子专题负责人先后完成了"九五"课题:"95-04"和"95-02"的科研工作;作为技术负责人完成了国家防震减灾指挥建设、地震应急快速响应系统建设;在"首都圈示范区工程"的国家防震减灾指挥中心建设项目中,作为第一负责人很好地完成了任务,该项目在验收时被评为优秀工程。完成若干篇学术论文和技术报告,获得省部级奖励五次。 "十五"期间,作为首席专家承担"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中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和设计任务,并承担"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抗震救灾指挥决策技术研究"课题,是该课题的负责人之一。同时还参与起草数据共享平台科研课题的项目建议书。还作为负责人完成了《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规范》、《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规范》和《中国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规程》。
参与多次国际、国内的科研和技术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在地震应急响应和灾害损失评估及对策方面交流广泛。
联系方式:jlx@seis.ac.cn
蒋海昆,男,1964年3月出生。博士,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东南构造片区首席预报员。中国地震局新世纪优秀"百人计划"第一批次人选。科研领域涉及实验震源震兆物理、地震序列、地震模式、地震统计等方面。近五年来主持完成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专题、子专题、延续项目子专题各1项,地震联合基金项目2项、山东省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1项、中国地震局"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专题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或防震减灾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2、3项,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2部。目前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专题及地震行业科研专项等课题研究任务。
联系方式:jianghaikun@sohu.com
帅向华,女,1973年9月生,山西人。硕士,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震害预测、地震应急和GIS应用研究工作。主要完成项目有乌鲁木齐市防震减灾对策示范项目、"九五"地震应急快速响应信息系统项目、973项目、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技术系统建设项目、首都圈地震应急技术系统建设项目(国家中心),泰安市防震减灾示范项目等。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包括:负责地震科学联合基金项目1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专题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务院应急办应急平台建设项目1项等,是"十五"数字地震网络项目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负责人之一。
获得的奖励有1998年中国GIS协会青年科技论文二等奖(第一作者)、2002年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年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一等奖、2003年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2年山东省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2003年中国测绘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4年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2006年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三等奖。在《地震》、《自然灾害》、《地理信息世界》等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17篇。
联系方式:shuaixhua@seis.ac.cn
薛 兵,男,1964年生,研究员。198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1988年于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任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观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为地震观测技术,参加了"八五"和"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主持研制的数据采集器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数字地震观测系统,包括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等。作为核心技术人员(排名第三),通过十年努力,"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设计、研制、生产、集成和推广应用"项目获200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目前主要从事新一代数据采集系列产品和宽频带地震计电子反馈计数设计。技术领域包括: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与应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及其嵌入式通用处理器的应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及网络技术在数据采集及数据传输中的应用、低噪声高分辨率模拟数字转换技术及其应用等。
联系方式:xub@geodevice.cn
王洪体,男,理学博士,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副研究员。1985年7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物探系地震专业,2003年9月~2006年7月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攻读固体地球物理专业博士学位。1985年7月至1996年10月在陕西省地震局从事地震观测、数据分析与台网建设等工作,1996年10月至今在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从事地震观测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主要完成了八五、九五项目的多个软件设计与开发,以及十五台网建设之关键设备的开发等。
任金卫,男,1957年生,研究员。1990年毕业于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94年赴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作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所长,为亚太空间地球动力学项目之"青藏高原地壳运动及其动力学"专题召集人之一。
1996~1997年底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地球空间科学系作访问学者,利用GPS、地震及活动断层资料,开展亚洲东部现今地壳水平运动与变形的数值模拟研究。目前承担的科研任务有:"973计划"(二期)项目的课题"断裂带运动方式、应变分配和时空演化过程"、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中国大陆现代地壳运动研究"、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中国-欧盟伽利略合作计划项目"之专题"中欧伽利略合作计划EGNOS测试与导航应用",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研究"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国家重点野外试验站观测网络建设"等项目。发表学术论著五十余篇,五次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GPS与现今地壳变形;活动构造与地震;大陆动力学。
联系方式:renjinwei@seis.ac.cn
杜建国,男,1956年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1982.1在河北地质学院获学士学位;1987.6在兰州地质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04年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1982.2-1984.7在甘肃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工作,任技术员;1987.7-1996.4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工作,1993年被中国科学院聘为研究员,先后任兰州地质所科研计划处处长、所长助理;1996.5-2003.9在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工作,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3.10-2004.9在日本京都大学地热科学研究所任客座教授;2004.10至今在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7年以来,负责完成国家基金与科技攻关等项目廿余项,发表论著90余篇(部),执笔撰写各类科研报告廿余部。作为主要研究者完成的部分项目已获7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主要从事地球化学研究工作。在烃的成因方面,研究发现气态烃碳同位素反序不是非生物成因气的唯一标志,地下的烃类主要是沉积有机质与来自地球深部的流体反应生成的,在封闭的地幔顶部温压条件下油气可以存在。气体地球化学研究方面,利用氮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研究天然气中的氮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发现地球深部流体是地震形成的重要能量载体,氦同位素比值高不仅反映大地热流高,而且反映地震活动性强;研究表明五大连池火山区仍有大量深源气体向地表逸散,但近期不会再喷发。高温高压岩石实验表明岩石脱水和部分熔融可能是岩石圈内不连续界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深部流体在地震孕育中起重要作用。提出了"从原子到地球,从量子力学到地壳动力学"的科学观,从多尺度研究地震的成因。与德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科学家进行合作研究,取得了世界一流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