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土地改革与新中国主权货币的建立:建国初期“去依附”体制下的反危机经验研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7

文献详情
土地改革与新中国主权货币的建立:建国初期“去依附”体制下的反危机经验研究
外文标题:Land Refor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Sovereign Currency: Anti-crisis Experience Research under the De-attachment System in the Early Days of PRC
文献类型:期刊
期刊名称:政治经济学评论
年:2019
期:4
页码:16-42
ISSN:1674-7542
关键词:国初通胀;土地改革;货币吸纳;货币折实;“去依附”主权货币
所属部门: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链接地址:http://d.ol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zjjxpl201904004.aspx
摘要:民国“黄金十年”经济高增长之际,银元币制受西方国家纸币改革和美国白银法案的负面影响无法维持,民国政府被迫进行外汇本位的纸币改革,但也因此而必须依靠外部支持来维持币值稳定.民国后期发生了严重通货膨胀,直至谢幕.新中国被动继承这一币改成本,初期通胀严重;但通过土改,仅用1年多时间就依靠国内的力量彻底治理了通胀.其中的关键机制是,土改形成对占人口88%的农民的动员能力使得新政权能够获得绝对充裕的物资,为打击投机和实施货币折实制度提供了基本保障;货币折实、抑制投机使人民币回归了价值载体的最基本职能,政权与城乡劳动者相结合的“实物本位”和“劳动吸纳货币”的币制特征,体现了人民币内含劳动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之币”的政治经济学属性.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重大制度创新,不仅显著区别于民国法币体系的外币本位和“投机吸纳货币”,也与西方财富吸纳货币、资本剥夺劳动的币制具有本质区别.
DOI:10.3969/j.issn.1674-7542.2019.04.004
百度学术:土地改革与新中国主权货币的建立:建国初期“去依附”体制下的反危机经验研究
语言:中文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16XNLG06)的支持,中国人民大学乡村治理中心内部研讨会对本文提出修改意见,一并致谢
作者其他论文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股权固化需谨慎——基于S市16年的案例分析.温铁军, 刘亚慧, 唐溧, et al.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8, 64-68.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股权固化需谨慎——基于S市16年的案例分析.温铁军, 刘亚慧, 唐溧, et al.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8, 64-68+189.
生态农业与慢村慢食慢生活.温铁军,.餐饮世界. 2018, 15-17.
农业灌溉用水经济价值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剩余价值法和陕西关中地区农户调研数据.刘维哲, 唐溧, 王西琴, et al.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3), 553-562.
县域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及对策研究.唐溧, 刘亚慧, 董筱丹,.现代管理科学. 2019, 43-45.

相关话题/改革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