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与热点的转换:清前期政治史研究的道路与趋势
外文标题:Transformation of Conceptions and Concerns:The Evolution of Research on the Early Qing Politics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刘凤云[1]
机构:[1](1952-)女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liufengyun@ruc.edu.cn北京100872
年:2015
期刊名称:清史研究
期:20152
页码范围:41-59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清史所
语言:中文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基金:[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人民大学重大科研项目《十八世纪的经世官僚与政府行政》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XNL013。
关键词:政治史;清史研究;史学观念;史学理论;治史者;萧一山;清代通史;明清史;捐纳制度;清前期;
摘要:<正>清朝的灭亡,标志着传统王朝统治在中国的终结,同时也意味着一部完整的清王朝的历史呈现在治史者的面前。百年以来,清史,特别是清代政治史的书写及研究,在不同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下,经历了不同观念、理论和方法的打造以及历史谱系的构建与重大史事的解构。伴随史学观念不断更新的是人们对于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上的不断探索与重置,而史学的镜鉴功能也在不时提醒着人们去反思自身民族国家的历史。因此,回顾历史研究的历程与回顾研究历史具有同样的
作者其他论文
"有治人无治法":康雍乾三帝的用人治国理念.刘凤云.求是学刊.2014,155-165.
战事中的非常规捐纳--论康熙朝平三藩开启的捐纳事例.刘凤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24(1),115-123.
从清代京官的资历,能力和俸禄看官场中的潜规则.刘凤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22(6),143-150.
清代北京的铺户及其商人.刘凤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21(6),132-139.
清代北京会馆的政治属性与士商交融.刘凤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19(2),1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