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的精准扶贫
外文标题: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汪三贵[1]
机构:[1][郭子豪]中国人民大学.
[2][汪三贵]中国人民大学.
年:2015
期刊名称:贵州社会科学
期:5
页码范围:147-150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语言:中文
关键词:中国;精准扶贫;机制
摘要:精准扶贫是为了抵消经济减贫效应的下降而必需采取的措施,将成为未来中国农村扶贫的主要方式。目前,我国在精准扶贫方面的困难体现在精准识别、精准扶持和精准考核三个方面,对此,应从改革贫困标准的制定方法,完善精准识别机制;完善精准扶贫考核机制;探索和建立贫困户的受益机制;改革扶贫资金管理体制和加强资金整合及在金融方面创新到户机制等方面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以保证精准扶贫工作的实际成效。
作者其他论文
连片特困地区扶贫项目到户问题研究?--基于乌蒙山片区三省六县的调研.汪三贵;张雁;杨龙,等.中州学刊.2015,68-72.
农村贫困人口的聚类与减贫对策分析.王瑜;汪三贵.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2),98-109.
人口老龄化与农村老年贫困问题--兼论人口流动的影响.王瑜;汪三贵.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1),108-120.
宗族与减贫--基于贫困地区的研究.汪三贵;杨浩;薛彦龙.贵州社会科学.2014,102-107.
基于夏普里值过程的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分解.王瑜;汪三贵.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8),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