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派琐谈——围绕“中国学派”的思考
外文标题:Reflections on Academic schools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张丽梅[1]
机构:[1]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年:2015
期刊名称:河北学刊
卷:35
期:3
页码范围:111-115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社会与人口学院
语言:中文
基金: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MZ018)/2014年度英东教育基金会基础性研究课题资助项目(141094)
关键词:中国功能学派;社会运行学派;建构;一国传统
摘要:"社区学派"或"中国功能学派"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史上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学派,还曾被当作"中国学派"的标志。但从学科史的角度来看,学派在正常情况下应呈现一种多元共生现象,范式统一往往不是学术发展与范式转换的自然过程和结果,而是特定意识形态强力作用下的历史产物。区分国际/国内具体场景,认识学派的主观建构性,廓清个人与学派的关系、学派与一国学术传统的差别,对于深入理解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及其学派的划分很有必要。
作者其他论文
英国功能主义人类学相关概念辨析--兼谈学术流派与国家传统的关系.张丽梅;胡鸿保.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28-132.
从香港小姐到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读《黄淑娉评传》.胡鸿保.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0(3),1-3.
看"礼乐",悟传承--《清前期宫廷礼乐研究》读后.胡鸿保.满语研究.2014,141-144.
试述民俗内涵的流变.马伟华;胡鸿保.广西民族研究.2006,96-100.
碧海丹心--读《粤海虞衡(卅)一秋--伍锐麟调查报告集》有感.黄娟;胡鸿保.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1),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