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阶层固化背景下公民精神生活公共性建构的困境与突破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阶层固化背景下公民精神生活公共性建构的困境与突破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侯玲[1]
机构: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重庆公民道德与社会建设研究中心

年:2015
期刊名称:理论探讨
期:05
页码范围:149-153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社会与人口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0-8594
关键词:阶层固化;精神生活;公共性建构
摘要: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必须彰显其公共性,才能真正对公民自身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建构作用。阶层固化伤害了社会公平公正的社会基础,使公民缺少"公平公正"的实践经验与生存体验,精神生活公共性建构的物质基础、精神基础甚至主体性基础被严重削弱。从阶层固化的角度探讨公民精神生活公共性建构的困境与突破路径,即是试图突破原有传统研究范式,恢复社会本身的教养功能对公民精神生活公共性的内在基础性作用。
作者其他论文



网络社会视阈下社会服务的发展悖论.侯玲.兰州学刊.2015,177-184.
风险责任研究提升灾害治理水平.侯玲.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06.

相关话题/社会 公共 基础 人口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