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文学写作:心绪——人物的内化与转移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阎连科[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
年:2017
期刊名称:扬子江评论
期:01
页码范围:33-38
增刊:正刊
语言:中文
ISSN:1009-542X
关键词:普鲁斯特;乔伊斯;文学写作;《尤利西斯》;小说写作;卡夫卡;意识流小说;小说叙述;我弥留之际;《城堡》;
摘要:<正>现在来看看,在20世纪初的文学舞台上,明的与暗的,自觉与不自觉,如同蓄谋一样,到底都在发生着一些什么事。1908年,多病的普鲁斯特(1871—1922)开始猫在家里躲病并动手写作。他的巨著《追忆似水年华》,到1922年他去世之前,终于完成最后一卷《重现时光》。而普鲁斯特在把《追忆似水年华》写到多半时的1918年,36岁的乔伊斯(1882—1941)开始写作《尤利西斯》的第一章,到1921年,乔伊斯完成了这部共有
作者其他论文
写作是一种日子.阎连科.秘书工作.2014,69.
超越善恶爱恨--阎连科访谈.阎连科;黄江苏.南方文坛.2013,80-84.
当代中国文学的样貌及其独特性.阎连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23(5),20-24.
"神"的桥梁"实"的彼岸--阎连科访谈录.阎连科;刘汀.中国图书评论.2012,34-43.
"土地","人民"与当代文学资源.阎连科;黄平;白亮.南方文坛.2007,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