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比较法视角下的流日文物追索:从感性到理性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比较法视角下的流日文物追索:从感性到理性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汪益[1]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

年:2017
期刊名称: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02
页码范围:131-140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法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0-2731
关键词:流日文物;追索;法律;理性
摘要: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经由各种途径流失日本的文物不计其数。通过诉讼途径实现流日文物返还目的自然是最具说服力的首选方式,但限于诉讼过程中所面临的“四大难题”,当前也很难在追索上有所突破,所以,有必要在理性分析这些难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文物法制体系,积极对外发出“中国声音”;在依法追索的前提下主动拓宽中日双边司法合作途径,在追索流日文物的同时截断对日文物走私的暗流。
作者其他论文



地方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初探--以四川广元白花石刻为例.汪益.科学·经济·社会.2015,138-143.
"西学东渐"时期政治学学科发展研究刍议.王昆;汪益.江淮论坛.2016,112-116.

相关话题/文物 文献 法学院 中文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