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马克思早期家庭思想的演变轨迹——基于经典文本的考察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马克思早期家庭思想的演变轨迹——基于经典文本的考察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钟路[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年:2017
期刊名称:甘肃理论学刊
期:1
页码范围:102-106
增刊:正刊
所属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3-4307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sllxk201701017.aspx
关键词:马克思;经典文本;家庭思想;演变轨迹
摘要:尽管马克思没有系统地论述家庭,但他的家庭思想贯穿于唯物史观的形成始终.马克思的早期思想经历了从客观唯心主义到人本唯物主义,从人本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马克思早期的经典文本探索其家庭思想的演变轨迹.从浪漫主义向人本唯物主义转变时期,马克思通过《爱之书》、《歌之书》、《离婚法草案》、《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等初步阐发了他的家庭思想.从人本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转变时期,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中开始将婚姻与家庭等置于市民社会中考察,并对同时期的家庭思想进行了回应.在唯物史观的全面建立和问世阶段,马克思用崭新的视域通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珀歇论自杀》以及《共产党宣言》等全面阐述了他对资本主义家庭、两性关系等理解.
作者其他论文



罗莎·卢森堡民族思想评析.钟路.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2.
马克思恩格斯的廉政思想与现实意义.钟路.科教导刊.2015,153-154.

相关话题/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献 哲学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