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的高度自信体现在“问题”的解决能力上——访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教授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宋友文[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年:2016
期刊名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期:03
页码范围:4-13
增刊:正刊
所属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语言:中文
ISSN:2096-1138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自信;问题;解决
摘要:<正>[受访者简介]童世骏,男,1958年9月生于上海,1982年、1984年分别在华东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94年在挪威卑尔根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中共华东师范大学委员会书记,兼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暨哲学学部委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哲学分析》(双月刊)总编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认识论、实践哲学和社会理论,已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十余种,
作者其他论文
坚守道德底线与追求高尚情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理念及其运用.宋友文.教学与研究.2014,91-95.
自反性现代化及其政治转型--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哲学解读.宋友文.山东社会科学.2014,21-25.
"应当"之逻辑与现实--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宋友文.学习与探索.2012,14-18.
马克思主义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哲学?--纪念柯尔施发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90周年.宋友文.南京社会科学.2013,46-52.
历史意识的觉醒与西方历史主义的兴起.宋友文.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98-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