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由俗入雅”到“雅俗共赏”——清宫演剧盛况下的京剧生存空间刍议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孙萍[1]
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
年:2016
期刊名称:故宫博物院院刊
期:06
页码范围:66-76+161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语言:中文
ISSN:0452-7402
关键词:宫廷戏曲;京剧;戏曲服装;连台本戏
摘要:从明代后期开始进入宫廷的昆曲,更早一些的弋阳腔,以及清代道光年间逐步成熟的皮簧,也就是后来的京剧,共同构成了清宫演剧内容的主体。1790年,乾隆八旬万寿,徽班进京,自此大量立足民间蓬勃发展的声腔剧种开始在北京落地生根,并且迅速以极高的艺术活力占据市场。清代中后期,花部中的皮簧腔则在保持了民间活力的同时,大量吸收了昆曲和弋腔的营养,迎合当权者审美的趣味而得以进入宫廷,迅速成为了"上通天庭"、"下接地气",贯通于精英阶层和底层民众的堂皇剧种。本文尝试描摹盛况空前的清宫演剧情境下,京剧艺术是如何被催生的,以及清宫京剧精致化、规范化、高贵化的特点。
作者其他论文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邓小平曾主编的《红星报》.孙萍;赵云泽.新闻前哨.2011,99-99,101.
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中重整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孙萍.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2010,722-725.
构建演出文本并重的京剧艺术对外传播模式.孙萍.中国出版.2015,61-63.
构建京剧艺术对外传播的科学模式.孙萍.艺术评论.2015,73-76,89.
让“民间大使”走出国门.孙萍.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