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央地关系与政府机构改革——基于中国地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进度的实证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央地关系与政府机构改革——基于中国地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进度的实证研究
外文标题:Central - Local Relations and Government Reform: An Empirical Study of Reform Progress of the China Food Regulatory Institution at the Municipal Level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刘鹏[1]马亮[2]刘志鹏[3]
机构:[刘志鹏]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马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鹏]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年:2016
卷:9
期:5
页码范围:24-42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CSSCI(44DS092016050006)
所属部门:公共管理学院
语言:中文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gxzpl201605005.aspx
DOI:10.3969/j.issn.1674-2486.2016.05.005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73264)
关键词:中央—地方关系;地级市;食品安全监管;政府机构改革
摘要:目前学术界从央地关系的视角认为政策执行偏差主要来自于纵向的分权和地方政府的偏好。论文聚焦于影响地方政府开展机构改革速度的因素,基于对2013年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进度的实证研究,通过观察分析全国333个地级行政单位是否依照中央政府的要求按时完成改革,对改革进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回归分析,从地方政府的角度说明影响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策的因素。研究发现: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多的特定政策领域的负面事件、较低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较早的上一轮改革完成时间、周围城市较早的完成和省级改革的较早完成有助于当地加快改革进度,也有助于提高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依从性。基于此,论文认为我国当前中央通过人事、财政等权力对地方控制的基本情况没有变化,但是地方自身偏好成为可以影响政策的执行偏差的因素。此外地方政府积极保持正面形象、消除负面影响的努力也会影响到机构改革的速度。
作者其他论文



街头官僚政策变通执行的类型及其解释--基于对H县食品安全监管执法的案例研究.刘鹏;刘志鹏.中国行政管理.2014,101-105.
中国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的制度分析与流程设计.刘鹏;孙燕茹.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7(4),111-116.
曝气系统中水质条件对氧传质影响的研究进展.刘鹏;郑祥;王博,等.工业水处理.2014,10-14.
食品生产加工安全监管如何亡羊补牢:基于对上海福喜事件的政策反思.刘鹏;刘志鹏.当代经济管理.2014,36(11),47-51.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纵向权力配置研究.刘鹏;张苏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4(1),28-34.

相关话题/政策 食品 公共管理学院 中央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