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替考入刑:政策演进、制度逻辑与现实局限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替考入刑:政策演进、制度逻辑与现实局限
外文标题:Surrogate Exam-Taking Taken into Criminal Punishment: Policy Development, Institutional Logic and Reality Limitations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段斌斌[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

年:2016
期刊名称:高校教育管理
卷:10
期:5
页码范围:29-33,90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教育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673-8381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sdxxb-gjyjb201605007.aspx
DOI:10.13316/j.cnki.jhem.20160829.003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国家重大课题;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替考作弊;替考治理;替考入刑
摘要:替考治理经历了从“软性约束”到“替考入刑”的政策转型,并最终形成了“双轨制”的治理框架.替考入刑是通过提升违法成本从而迫使人们变成好人的一种制度设计.但从实施效果来看,替考罪的设立并不意味着替考行为的减少或消灭.刑罚可以防止一般邪恶的许多后果的产生,但是刑罚不能铲除邪恶本身.替考治理需要刑事法律的强势介入,但更需铲除替考滋生的社会土壤.为此,除严格实施刑罚打击之外,我们还应淡化考试制度的利益分配器和社会筛选器机能、斩断替考利益链条、健全社会诚信体系以及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
作者其他论文



平等受教育权的应然与实然--从宪法学平等理论的视角出发.段斌斌.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5,5-9.
高校校规的合法与合理——从《行政诉讼法》的修订看高校校规的完善.段斌斌.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5,116-127.
平等受教育权的含义剖析——从宪法学平等理论的视角出发.段斌斌.教育科学研究.2016,13-18+22.
学术资本主义对大学人才培养的影响及应对.段斌斌.当代教育科学.2016,10-14.
恢复高考以来替考治理的制度变迁及现实启示.段斌斌.复旦教育论坛.2016,14(6),81-85,92.

相关话题/中国人民大学 社会 教育科学 教育 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