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前期多元复合货币结构下的困惑与对策
外文标题:The Complexity and Policy Debates Surrounding the Diverse Monetary System of the Early Qing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何平[1]
机构:[1][何平]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
年:2016
期刊名称:清史研究
期:3
页码范围:58-74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财政金融学院
语言:中文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课题(14JJD770020)
关键词:十七世纪危机;银钱比价;白银陷阱;民间信用货币
摘要:清代前期发挥作用的是白银、铜钱以及会票等民间自律货币并存的多元复合货币结构。清初废银论及萧条说,将白银作为社会衰败的原因,是从货币的职能和功能进行了片面的解读,白银的货币化表明中国的价值尺度实现了摆脱铜钱的根本转换。银钱比价的变动,决不是两者在供求上简单的数量关系,而是反映了基于金属货币的自然特质在质量不一、金属货币的非货币化前提下不同阶层货币占有的不均匀和财富分配的不平等,从而出现"白银陷阱"。突破金属货币数量限制的尝试仅限于基于基层共同体和行业组织人的信任为基础的自律货币会票之类,一国一通货性质的信用货币创造机制由于缺乏制度改进在清代前期未能实现。
作者其他论文
论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功能和作用--以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的政策转换为中心.何平;李静婷.教学与研究.2014,42-50.
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比较制度分析.何平;殷小斌.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50-56.
中国房地产价格对货币政策操作的意义--基于金融形势指数(FCI)的研究.何平;吴义东.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45-49.
中国宏观审慎监管预警指标选取及模型构建--基于对国外指标的比较和实证检验.李静婷;何平;孟繁旺.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2-22.
论不完全财政体制对清代社会的破坏机制.何平.学术研究.2004,8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