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如何超越历史虚无主义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如何超越历史虚无主义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杨志臣[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872

年:2016
期刊名称:天府新论
期:2
页码范围:83-88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所属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4-0633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tfxl201602012.aspx
关键词: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人的解放;实践
摘要: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把"改变世界"作为自己的精神使命,其中隐含的逻辑是现实世界还没有得到真正改变.考虑到人类的历史解放始终是马克思其思想之主轴,所以,此处的现实世界应理解为人类仍处于不解放的状态.其中的一个主要表现是人类迄今为止仍然处于历史虚无主义迷雾的笼罩之中,历史虚无主义仍然或显或隐地阻碍着人类解放的实现.基于此,马克思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了批判,并在批判中完成了对它的超越,进而创建了新唯物主义.其主要体现是:确立真实的历史前提;生成具有社会精神的人;形成自觉的历史意识;从事现实的历史实践.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这些深刻见解为我们反思与回应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作者其他论文



超越与确立:马克思"人生全程"研究视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发展史再研究.杨志臣.科学·经济·社会.2015,41-44.
新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及其双层表现形式.杨志臣.理论界.2015,19-24.
哲学革命之三部曲:社会实践观、唯物史观和世界史观——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发展历程再思考.杨志臣;孙明增.科学经济社会.2016,35-39+44.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视野下历史虚无主义的流变.杨志臣.理论界.2016,7-14.
前提、内涵和方法论:恩格斯晚年革命策略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跨越”思想研究.杨志臣;孙明增.甘肃理论学刊.2016,95-100.

相关话题/马克思 历史 人类 中文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