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亚德的宗教理念及其现代意义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黄增喜[1]
机构:[1][黄增喜]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年:2016
期刊名称: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1
页码范围:115-119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CSSCI(64C1252016010024)
所属部门:文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674-6627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bdemzxyxb-zxshkxb201601024.aspx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米尔恰·伊利亚德的宗教乡愁论及其文学母题涵义"
关键词:伊利亚德;宗教的本质;天堂的乡愁;存在的开放;伪装与遗存
摘要:伊利亚德认为宗教基于人对自己的宇宙处境的认识,表达了对逝去天堂的怀念;宗教为人开放自己的存在、超越有限处境提供了可能;现代文明祛除了宇宙的神圣性,但神圣以"退化""伪装"的形式继续"遗存"在现代人的各种世俗活动中,潜藏在人类的无意识深处. 伊利亚德的宗教理念对现代人认识自身处境、理解宗教的意义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其他论文
论《圣经》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黄增喜.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2),21-27.
历史主义的神圣解构*--兼论伊利亚德的历史观.黄增喜.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78-85.
刘亮程散文中的"慢"哲学--以《一个人的村庄》为例.黄增喜.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5,83-88.
为什么是眼睛--从视觉优先性看俄狄浦斯的悲剧.黄增喜.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3(5),17-21.
慢,作为自然的节律--论刘亮程散文的生态意义.黄增喜.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3),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