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理论自觉与中国社会学的学派建设——以郑杭生及其社会运行学派为例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理论自觉与中国社会学的学派建设——以郑杭生及其社会运行学派为例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黄家亮[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

年:2015
期刊名称: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期:11
页码范围:97-103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35C0042015110015)
语言:中文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度统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专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5BSH001)
关键词:社会运行学派;主体性;理论自觉;学派建设
摘要:促进我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和推进我国社会学的学派建设是贯穿郑杭生学术生涯的两条主线,也是当前我国社会学提升自身品质、构建自身主体性的切入点。二者是相互推动、彼此促进的。一个学派最重要的两个支柱是理论学说和团队人才,从郑杭生及其社会运行学派的发展历程来看,无论是在理论构建中还是在团队人才培养中,都需要有高度的理论自觉意识。同样,只有在通过扎实实的理论建构和团队人才培养,理论自觉这一理念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作者其他论文



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的新趋势.郑杭生;黄家亮.甘肃社会科学.2012,1-8.
"中国故事"期待学术话语支撑--以中国社会学为例.郑杭生;黄家亮.人民论坛.2012,59-61.
论现代社会中人民调解制度的合法性危机及其重塑--基于深圳市城市社区实地调查的社会学分析.郑杭生;黄家亮.思想战线.2008,6-12.
社会学视野下法律的现代性与地方性.郭星华;黄家亮.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21(5),117-123.
论我国社区治理的双重困境与创新之维--基于北京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分析.郑杭生;黄家亮.东岳论丛.2012,33(1),23-29.

相关话题/社会学 社会 中国人民大学 中文 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