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工程,技术与帝制:乾隆七年江南河工之争的政治史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工程,技术与帝制:乾隆七年江南河工之争的政治史解读
外文标题:The Debate of River Administration in 1742 from the View of Political History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江晓成[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年:2015
期刊名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卷:31
期:2
页码范围:13-17
增刊:增刊
所属部门:清史所
语言:中文
ISSN:1008-4444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bslsdxyxb-skb201502004.aspx
DOI:10.3969/j.issn.1008-4444.2015.02.004
关键词:江南河工;会议政治;技术官僚;决策程序
摘要:在清代,治河是一项重要政务.乾隆七年夏秋间,黄河与淮河同时涨发大水,江南河工出现多处险情.乾隆帝先后派出数位钦差重臣前往江南与当地督抚、河臣等商讨河工事宜.由于身份、立场以及对河工认识的不同,官僚们为治河方案展开了持久争论,并通过多次会议妥协达成了最终的治理方案.从政治史的视角审视这场河工之争,可以看到帝制晚期官僚政治运作的内在程序,且可观察到技术官僚兴起的趋势.
作者其他论文



清雍正朝两湖地区的财政亏空及其清查.江晓成.石家庄学院学报.2012,14(1),49-53.
清前期河道总督的权力及其演变.江晓成.求是学刊.2015,166-172.
清代协理河务官制度探析.江晓成.农业考古.2015,192-197.
清前期河工体制变革考.江晓成.社会科学辑刊.2015,118-124.
清代的京债与地方吏治.江晓成.清史研究.2017,94-105.

相关话题/政治 技术 清史 方案 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