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超越与确立:马克思"人生全程"研究视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发展史再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超越与确立:马克思"人生全程"研究视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发展史再研究
外文标题:Three Research Perspectives: "Self Confrontation", "Chronic Death" and" Whole Life"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Marx's New Materialism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杨志臣[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年:2015
期刊名称:科学·经济·社会
期:3
页码范围:41-44
增刊:增刊
所属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6-2815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kxjjsh201503009.aspx
DOI:10.3969/j.issn.1006-2815.2015.03.009
关键词:马克思 新唯物主义 自我对立 慢性死亡 人生全程
摘要:长期以来,关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发展史的争论,一直存在着两种研究视野:其一,基于马克思"自我对立"的研究视野;其二,基于马克思晚年"慢性死亡"的研究视野.这两种研究视野是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虚假的研究视野.只有重新调整研究视野,牢固确立人生全程视野,运用全程眼光关注马克思的一生,把他的人生视作一个统一的有机人生整体,把他的富有生命力的理论创作和丰富的实践活动视作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把他在推进哲学革命过程中不断地生成着的新唯物主义视作一个统一而连贯的有机整体,才能揭示符合历史事实的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发展史之本来面目.
作者其他论文



新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及其双层表现形式.杨志臣.理论界.2015,19-24.
哲学革命之三部曲:社会实践观、唯物史观和世界史观——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发展历程再思考.杨志臣;孙明增.科学经济社会.2016,35-39+44.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如何超越历史虚无主义.杨志臣.天府新论.2016,83-88.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视野下历史虚无主义的流变.杨志臣.理论界.2016,7-14.
前提、内涵和方法论:恩格斯晚年革命策略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跨越”思想研究.杨志臣;孙明增.甘肃理论学刊.2016,95-100.

相关话题/马克思 历史 科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