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城乡结合部居民经济行为特征及空间效应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城乡结合部居民经济行为特征及空间效应研究
外文标题:Characteristics of Residents' Economic Behavior at Rural-Urban Fringe and Their Spatial Effects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刘玉[1]冯健[2]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2]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年:2015
期刊名称:城市发展研究
卷:22
期:4
页码范围:19-27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11F0382015040004)
所属部门:经济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6-3862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csfzyj201504004.aspx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乡结合部经济空间特征、演化机理与调控; 武汉市创新岗位特聘专家资助项目;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提升北京创新能力,打造环渤海经济新引擎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居民;经济行为特征;空间效应
摘要:随着城市不断向外蔓延,城乡结合部已成为城市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城乡结合部在空间形成与演化方面表现出与传统城市,尤其中心城区较为显著的差异性.传统的城市空间研究视角与结论难以准确地解释中国城乡结合部空间的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发现,基于居民经济社会特性的生产消费能力、社会网络结构与行为选择特征等对城乡结合部空间产生重要的影响,而这些空间效应一旦形成,又会反过来影响居民的经济行为选择,致使城乡结合部陷入不良发展的泥沼.鉴于此,城乡结合部的治理、改造应充分考虑居民经济行为特征与生产生活需求,并合理确定区域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在促进城乡结合部空间优化的同时,实现城市和谐与品质提升.
作者其他论文



中国城乡结合部演化态势与发展趋向.刘玉;苏晓捷;车巍巍.国际城市规划.2014,29(4),27-32.
城乡结合部功能定位与规划管理国际经验.刘玉;郑国楠.国际城市规划.2014,29(4),33-38,51.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联系动态变化研究--基于城市流的视角.鲁金萍;孙久文;刘玉.经济问题探索.2014,99-104.
中国人口流动格局的十年变迁与思考--基于第五,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刘玉.西北人口.2014,1-5.
对我国证券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冯健.卷宗.2014,186-186,187.

相关话题/空间 城市 经济 国际 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