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空间参照框架的产生机制及与认知机能的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空间参照框架的产生机制及与认知机能的关系
外文标题:Spatial Reference Frames’ Generating Mechanism and Relationship with Cognitive Function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李英武[1]于宙[2]韩笑[3]
机构:[1][韩笑]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2][于宙]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3][李英武]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年:2015
期刊名称:心理科学进展
卷:23
期:2
页码范围:192-201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CD(CSCD:5365986)CSSCI(11B0282015020005)
所属部门:心理学系
语言:中文
ISSN:1671-3710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lxdt201502005.aspx
DOI:10.3724/SP.J.1042.2015.00192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公务员分类录用面试的科学性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3&ZD155)。
关键词:空间参照框架;产生机制;认知机能;老年痴呆
摘要:空间参照框架是个体表征空间方位的方式,按照表征中心的不同分为自我中心和环境中心两种参照框架。长期对某一参照框架的持续激活可以形成对该空间参照框架的偏好,不仅会影响个体的神经元结构,还会对认知机能产生重要影响。偏好环境中心参照框架会增加海马及其附近脑区的灰质,而偏好自我中心参照框架会增加尾状核的灰质。海马灰质体积增大会增强正常人的空间记忆能力。持续激活环境中心参照框架的个体会增加海马灰质体积,从而降低患老年痴呆的风险。未来研究应关注,地域差异、城乡差异等环境差异在空间参照框架与认知机能关系中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收集空间参照框架训练在老年痴呆病人中干预效果的实证证据。
作者其他论文



美的就是好的吗?外貌吸引力与人事选拔决策.李英武;韩笑;于宙.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23-29.
国内外商学院课程结构与设置的比较研究.吕一林;韩笑.中国大学教学.2007,26-28.
师生关系质量与儿童学业成就和行为问题关系的研究述评.杜红梅;于宙.科教导刊.2013,52-53.
利润分享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韩笑.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1),65-69.
二元产权制度下征地问题和制度创新研究.韩笑.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4-6.

相关话题/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 环境 基金 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