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博物馆与大学的文学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博物馆与大学的文学教育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孙郁[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年:2014
期刊名称:文学与文化
期:4
页码范围:10-13
增刊:增刊
所属部门:文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674-912X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wxywh201404003.aspx
关键词:文学教育;文学概念;文学鉴赏;现场感;审美因素;历史感;博物馆学;学史;新文学作家;人才培养;
摘要:今天的文学史教学与历史的实物感受渐渐脱离,其状已经司空见惯。教师的授课变成一种纯粹的书本的宣讲,自然失去了诸多审美的角度,那结果是文本接受的历史感的下降。触摸历史的现场感的缺失,已经使人才培养的模式出现盲区。
作者其他论文



国语,汉字,国语文讨论的再思考.孙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4(2),62-66.
关于民国人物.孙郁.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6(3),21-23.
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从鲁迅到莫言.高旭东;李屹;康毅,等.山东社会科学.2013,43-53.
鲁迅瞭望俄国文学的视角.孙郁.东岳论丛.2012,33(4),5-10.
鲁迅:对生存隐秘的凝视.孙郁.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35.

相关话题/文学 历史 社会科学 文献 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