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人口流动格局的十年变迁与思考--基于第五,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中国人口流动格局的十年变迁与思考--基于第五,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外文标题:The Change of Structure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in China during the Past Ten Years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刘玉[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

年:2014
期刊名称:西北人口
期:2
页码范围:1-5
增刊:增刊
所属部门:经济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7-0672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brk201402001.aspx
DOI:10.3969/j.issn.1007-0672.2014.02.001
人气指数:5
浏览次数:5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151)。
关键词:人口流动;变迁;区域经济格局
摘要:通过全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十年间我国人口流动的区域分布格局变化不大,东部沿海仍然是最主要的人口流入地,中部地区人口大量外迁的趋势依旧,西部地区作为人口流入地的吸引力有所下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城市作为流动目的地,超一半的流动人口来自于镇;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略有提升但务工经商人群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外出年龄有所推迟;留守儿童与留守老人数量激增。造成上述特征及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城乡发展差距与要素集聚格局以及流动人口接纳安置能力与政策等方面的因素。今后我国人口流动需要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以及新型城镇化、主体功能区等新思路的安排进行合理引导与配置。
作者其他论文



中国城乡结合部演化态势与发展趋向.刘玉;苏晓捷;车巍巍.国际城市规划.2014,29(4),27-32.
城乡结合部功能定位与规划管理国际经验.刘玉;郑国楠.国际城市规划.2014,29(4),33-38,51.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联系动态变化研究--基于城市流的视角.鲁金萍;孙久文;刘玉.经济问题探索.2014,99-104.
中外城乡结合部发展比较研究.刘玉;郑国楠.国际城市规划.2013,53-58.
城乡结合部混和经济形态与驱动要素分析--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刘玉.城市规划.2012,36(10),19-25.

相关话题/人口 城市规划 国际 城市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