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以学术为志业--"顾准热"的文化图景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以学术为志业--"顾准热"的文化图景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魏华莹[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

年:2014
期刊名称:南方文坛
期:1
页码范围:72-79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45I0062014010015)
语言:中文
ISSN:1003-7772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nfwt201401015.aspx
DOI:10.3969/j.issn.1003-7772.2014.01.015
关键词:顾准文集;顾准热;当代中国文化
摘要:1994年9月,《顾准文集》历经一波三折得以在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从初次征订的八册、首印三千册到“电话频频,索要者甚众”,“只得加印”①,“1995年第4次印刷时,印数已达3.45万册”,这使得本属陌生的名字顾准在大陆思想文化界迅速走红.中国社科院在1995年11月召开了专门的《顾准文集》讨论会,大陆最有影响力的两本人文杂志《读书》和《东方》先后在1995年第5期、9期和1996年第2期组织刊载顾准的专题文字,参与讨论的人士囊括了老中青不同世代、不同专业的学者.“顾准现象”也成为1995年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一个重要话题,涉及他的文章日渐其多.一些学者将顾准生发为“独立不倚在暗夜里追求真理的思想先驱”“知识分子的一面镜子”“点燃自己照破黑暗的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偶像”加以热捧和自勉,引起学术界、理论界“愧对顾准”的极不寻常局面,一时间成为报刊上的热议话题.《顾准文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只是作者和弟弟陈敏之在1973-1974年间的通信及其研究希腊史的读书笔记,为何一部70年代的遗稿引发了90年代知识界的轩然大波,是什么原因导致《顾准文集》的热销以及顾准的经典化,其背后有着怎样的 ...More
1994年9月,《顾准文集》历经一波三折得以在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从初次征订的八册、首印三千册到“电话频频,索要者甚众”,“只得加印”①,“1995年第4次印刷时,印数已达3.45万册”,这使得本属陌生的名字顾准在大陆思想文化界迅速走红.中国社科院在1995年11月召开了专门的《顾准文集》讨论会,大陆最有影响力的两本人文杂志《读书》和《东方》先后在1995年第5期、9期和1996年第2期组织刊载顾准的专题文字,参与讨论的人士囊括了老中青不同世代、不同专业的学者.“顾准现象”也成为1995年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一个重要话题,涉及他的文章日渐其多.一些学者将顾准生发为“独立不倚在暗夜里追求真理的思想先驱”“知识分子的一面镜子”“点燃自己照破黑暗的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偶像”加以热捧和自勉,引起学术界、理论界“愧对顾准”的极不寻常局面,一时间成为报刊上的热议话题.《顾准文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只是作者和弟弟陈敏之在1973-1974年间的通信及其研究希腊史的读书笔记,为何一部70年代的遗稿引发了90年代知识界的轩然大波,是什么原因导致《顾准文集》的热销以及顾准的经典化,其背后有着怎样的90年代文化图景? ...Hide

作者其他论文



时间在空间中流淌--读贾平凹小说《腊月·正月》.魏华莹.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1),43-47.
《王安忆研究资料》作品年表勘误.魏华莹.文艺争鸣.2014,21-27.
文变染乎世情——“《废都》批判”整理研究.魏华莹.文艺研究.2013,16-24.
《万年青》的文学维度.魏华莹.小说评论.2012,114-123.
在“当代”与“历史”之间——程光炜教授访谈.程光炜;魏华莹.学术月刊.2013,171-176.

相关话题/通信 中文 文艺 贵州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