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庄子》视域下的"我"之社会困境与解脱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庄子》视域下的"我"之社会困境与解脱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朱小略[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年:2014
期刊名称:探索与争鸣
期:2
页码范围:91-93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31C1032014020023)
所属部门:哲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4-2229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tsyzm201402023.aspx
DOI:10.3969/j.issn.1004-2229.2014.02.023
基金:基金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庄子《齐物论》研究”
关键词:我;独;俗;人;化
摘要:“我”之范畴特别为《庄子》一书所重视.然而在社会视域中, “我”之实现与“俗”的组织间,也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具体地看, 继子》在“俗”、“人”与“我”三者的关系当中做出分析,并提出了“化”与“独”的概念.《庄子》强调了“俗”对“人”的化育,这里的“化”主要是指“教化”之意.“化”将“人”规整为“俗”的一员,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也为“俗”所框架和束缚.《庄子》同时提出了“独”的观念,重视并张扬“我”之地位,并将其与“道”在学理上贯通起来,从而提出个人与群体之间互相影响而各自独立的哲学图式和自我修养的方法.
作者其他论文



"国际儒学论坛2011:儒家的修身处世之道"学术研讨会综述.朱小略.伦理学研究.2012,134-136.
性之发端与尽心之始:先秦"心性之辨"的逻辑发展.王向清;朱小略.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6),31-36.
明“化”而见“独”——《庄子》“独—化”论解析.朱小略.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10-14.

相关话题/哲学 文献 中文 基金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