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理想之治的社会调节--以礼乐和合为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理想之治的社会调节--以礼乐和合为中心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向世陵[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孔子研究院

年:2014
期刊名称:探索与争鸣
期:2
页码范围:86-90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31C1032014020022)
所属部门:哲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4-2229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tsyzm201402022.aspx
DOI:10.3969/j.issn.1004-2229.2014.02.022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儒家博爱论研究”
关键词:礼乐;动静;别异与和同;情性;治乱
摘要:礼乐是文明的结晶,其兴起虽不同源,但通过互为动静和相互渗透能够合力治理社会.“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礼主别异而乐重和同,礼之序与乐之和互不可离.一定的礼乐形式是内在情性的适当抒发,儒家仁德的疏通心灵、关爱百姓,主要体现为乐的功用;而端正名分、维护秩序就是礼义的职责.两者合力互动,便是理想的社会调节.乐的和顺人情、协调民心的功用与礼的节制欲望、规范行为的手段共同作用,和谐社会或王道政治便具有了实现的可能.
作者其他论文



张栻的"性善"论说.向世陵.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19.
陈应润对图书学的质疑和批评.向世陵.周易研究.2014,67-71.
陈献章哲学的"变易"论说.向世陵.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3(1),5-9,26.
仁心,觉心与本心--朱熹心论三议.向世陵.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6),5-10.
张载"易之四象"说探讨.向世陵.周易研究.2012,13-18.

相关话题/社会 社会科学 哲学 文献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