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城乡结合部农村居民点演变机制与案例分析--新制度主义视角的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城乡结合部农村居民点演变机制与案例分析--新制度主义视角的研究
外文标题:Understanding the Boom and Bust of Rural Settlements from the Neo-Institutionalism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陈晶[1]张磊[2]
机构:[1]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年:2014
期刊名称:城市发展研究
卷:21
期:9
页码范围:18-23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公共管理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6-3862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csfzyj201409004.aspx
DOI:10.3969/j.issn.1006-3862.2014.09.004
人气指数:9
浏览次数:9
基金: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专项经费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农村居民点;新制度主义
摘要:随着大城市中心区不断扩张,城乡结合部农村居民点不断重复着集聚—繁荣—改造—再集聚的循环,但是学界对其内在机制和成因仍存在较大争议.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选择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典型村庄为案例,分析城乡结合部农村居民点演变中,各方参与者如何在一定制度结构框架约束下,为实现其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互动、沟通和博弈的过程.研究表明:城乡结合部农村居民点集聚主要由于在二元土地市场下,外来人员取得低成本住房,缺乏政治资源和资本的私有经营者寻找低成本土地,村集体和村民通过渐进式开发应对土地制度约束以获得受益的综合结果.集聚过程往往是渐进的,并且正式与非正式规则并存.而在村庄改造搬迁治理过程中,外来人口作为缺失的参与者无法对制度结构产生影响,因此只能被动地重新积聚到未改造农村居民点,而随着城乡结合部不断向外拓展,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过度集聚问题由一个区域转移、扩展到其他区域,并未根本上得以缓解.
作者其他论文



2012-2013年我国教育研究的分析与展望--基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文摘》摘编论文的分析.谭旭;饶佩;张凌云,等.教育学术月刊.2014,18-29.
中国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影响因素的序次逻辑回归分析.马江涛;于显洋;李树旺,等.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12-18.
供给需求分析视角下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研究.张磊;陈蛟.规划师.2014,25-30.
基于集聚经济的流动商贩空间结构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张延吉;张磊;吴凌燕.城市发展研究.2014,21(4),86-91.
由多样走向规范--北美城市规划理论教学趋势分析.张磊;王紫辰.城市规划学刊.2012,67-72.

相关话题/农村 结构 中文 城市 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