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巴斯早期小说中人物的生存境遇--以《漂浮的歌剧》和《路的尽头》为例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曹敏[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2]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年:2014
期刊名称: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卷:36
期:1
页码范围:92-97,103
增刊:增刊
所属部门:外国语学院;文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1-8182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xdxxb-zxsh201401018.aspx
DOI:10.3969/j.issn.1001-8182.2014.01.018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关键词:约翰·巴斯;个体存在;人文理性;技术理性
摘要:约翰·巴斯在早期小说《漂浮的歌剧》和《路的尽头》中戏仿存在主义哲学命题的目的,是要指出20世纪中叶美国特定文化语境中人们所面对的生存困境,即传统价值体系坍塌之后自我存在的本体论危机.危机的根源在于以技术理性为主导的后工业社会对个体情感价值的压制和放逐.探讨巴斯在这两部小说中呈现问题的方式、态度和解决策略是解读作品的重要思路.在巴斯后来的小说中,如何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合理性地实现个体价值成为其创作的基本主题之一.
作者其他论文
美国印第安文学批评中的民族主义.王建平.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21(2),61-67.
《哥伦布后裔》中的阈限空间.王建平.外国文学研究.2013,35(3),8-17.
《V》:托马斯·品钦的反殖民话语.王建平.外国文学研究.2011,33-41.
《漂浮的歌剧》中的叙事怪圈与人格分裂.王建平.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9,25(1),33-36.
19世纪美国圣地游记文学与东方叙事.王建平.外国文学评论.2008,9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