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十年来基层社会治理中党组织的行动路线——基于多案例的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十年来基层社会治理中党组织的行动路线——基于多案例的分析
外文标题:Logic of Action and its Strategies of Party Organizations for Legitimacy at the Grass-Root Level Governance in the Last 10 Years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孙柏瑛[1]蔡磊[2]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
[2]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年:2014
期刊名称:中国行政管理
期:20148
页码范围:57-61,80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11D0402014080016)
所属部门:公共管理学院
语言:中文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xzgl201408016.aspx
DOI:10.3782/j.issn.1006-0863.2014.08.13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基金: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层政府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编号:11&ZD032);教育部“211工程”三期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学科平台建设”子项目;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国家重点学科项目
关键词:社会治理#基层党组织#行动逻辑#资源整合#social governance#organization of CPC at grass-root#logic of action#resource consolidation
摘要:本文以多案例分析为基础,研究了近十年来基层党组织在面对多重社会矛盾的背景下,为维护社会稳定并谋求党组织在基层的政治影响力和权威合成法所采取的行动策略,尝试回答两个问题:第一,十年间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策略的演化过程;第二,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策略演进的动力以及行动逻辑。研究发现,十年间,在新的社会领域和社会空间中,基层党组织的角色、功能和结构渐进地发生着变化,包括从单纯强调管控功能向强化并拓展服务功能,以回应群众服务需求为方向的转换;从自上而下强化纵向组织系统向横向组织嵌入、覆盖、整合的转换;从政治动员和意识形态的方式向居间利益调适、代表利益的方式的转换;从控制手段向应用多种组织管理技术的转换。由此,寻求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与社会互动关系的途径和模式。
作者其他论文



以执政党为核心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研究.孙柏瑛;邓顺平.教学与研究.2015,16-25.
大都市城郊地区黑车治理的路径选择--基于京沪典型案例的比对调查分析.孙柏瑛;符丽丽.新视野.2014,78-82.
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权力监督制约的新探索.孙柏瑛;杨新沐.行政科学论坛.2014,1(6),29-33.
开放性,社会建构与基层政府社会治理创新.孙柏瑛.行政科学论坛.2014,1(4),10-15.
政策网络治理:公共治理的新途径.孙柏瑛;李卓青.中国行政管理.2008,106-109.

相关话题/社会 行政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