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之发生与现代文学观念变迁
外文标题:Occurrence of "Love" and Conceptual Changes in Modern Literature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杨联芬[1]
机构:[1]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100872).
年:2014
期刊名称:中国社会科学
期:1
页码范围:158-180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文学院
语言:中文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基金: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方性别理论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BZW123。
关键词:恋爱#清末民初#新道德#新文学
摘要:借助翻译,“恋爱”一词在20世纪初进入现代汉语,使“男女之情”在方式、体验、意义与评价上,因新的命名而发生改变,并进入公共话语,成为中国新伦理建构的突破口,产生了从晚清到“五四”一系列新道德命题及与之相应的新文学作品。晚清倡导的“自由结婚”,确立了婚姻以恋爱为前提、以当事人自决为主导的现代意识,并开创了文明结婚新风尚。民初,“恋爱”一词在本土化过程中一度污名化,导致专写恋爱的言情小说普遍规避此词;但衷情小说对爱情精神品质的普遍推崇,却为五四时期“恋爱神圣”的出场奠定了基础。西方理论影响下建构的五四时期恋爱理论,有“恋爱自由”与“自由恋爱”的细微差异,体现了新文化共同体内部意识形态的分歧。五四恋爱文学在空间意象和恋爱描写上的开拓与创新,解构了压抑个人自由的家长权威,颠覆了传统道德,也开拓了文学的表现领域。但对个人自由的单纯追求,也导致五四浪漫文学存在情感泛滥、表现肤浅的弱点,未能将“恋爱”的体验与表现引向深入。
作者其他论文
常识与洞见.杨联芬.中国图书评论.2013,4-6.
名家谈莫言.孙郁;许纪霖;宋明炜,等.中国图书评论.2012,7-11.
重释鲁迅《离婚》.杨联芬.文艺争鸣.2014,51-55.
“红色经典”为什么不能炼成——以王林《腹地》为个案的研究①.杨联芬.现代中文学刊.2015,4-20.
“自由离婚”:观念的奇迹.杨联芬.文学评论.2015,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