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论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形成和基本内涵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4

文献详情
论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形成和基本内涵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雷晓欢[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年:2014
期刊名称: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期:4
页码范围:35-38
增刊:增刊
所属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8-8563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fjsshzyxyxb201404007.aspx
DOI:10.3969/j.issn.1008-8563.2014.04.007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形成;内涵
摘要:邓小平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再认识,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深刻思考,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教训的反思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独特见解的社会主义观。具体而言,可以将其概括为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在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他突出强调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在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他创造性地阐发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经济基础、历史方位、必由之路等观点。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是其理论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正确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
作者其他论文



评西方学者关于斯大林经济思想的研究.雷晓欢.理论月刊.2015,118-123.
弗雷泽"反规范正义"理论及其价值.雷晓欢.学术交流.2015,59-63.
试析康德哲学中的建构主义和表象主义--从"知性为自然立法"说起.马凤阳;雷晓欢.甘肃理论学刊.2014,94-96.
弗雷泽三维正义理论刍议.雷晓欢.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6-99.
反思中的重构:弗雷泽反规范正义的思想起源探析.雷晓欢.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0-43.

相关话题/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 社会科学 文献 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