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主体格局的中国模式--以刑事诉讼法为范本的分析
外文标题:The Chinese Model of the Forensic Authentication's Main Pattern——Tak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as Model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赵珊珊[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年:2013
期刊名称:证据科学
卷:21
期:1
页码范围:61-69
增刊:增刊
所属部门:法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674-1226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flyyx201301006.aspx
DOI:10.3969/j.issn.1674-1226.2013.01.006
关键词:司法鉴定制度改革;司法鉴定主体格局;中国模式
摘要:2012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对司法鉴定制度作出修改.司法鉴定制度改革选择了一种新路径,即初步确立了司法鉴定主体格局的中国模式:选择了一种以鉴定人为主、专家辅助人为辅的司法鉴定主体格局,由二者共同为案件中涉及的专门知识问题服务.然而,配套制度的缺憾可能造成这种模式选择希冀凸显的立法理念不能完全表达,期盼达到的目标不能完全实现.
作者其他论文
从惩罚走向预防--中国政府加入《禁止酷刑公约任择议定书》相关问题研究.赵珊珊.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2,30(3),107-119.
国际视野下的绝对禁止酷刑理论.赵珊珊.比较法研究.2013,95-103.
关于我国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对策探析.赵珊珊.卷宗.2015,5(9),208-209.
制度建构的进步与立法技术的缺憾——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证人制度”评述.赵珊珊.证据科学.2011,667-685.
从惩罚走向预防——中国政府加入《禁止酷刑公约任择议定书》相关问题研究.赵珊珊.政法论坛.2012,10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