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到来--来自农业生产部门的证据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4

文献详情
中国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到来--来自农业生产部门的证据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王裕雄[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

年:2013
期刊名称:经济问题探索
期:6
页码范围:1-8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53F0342013060001)
语言:中文
ISSN:1006-2912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jwtts201306001.aspx
DOI:10.3969/j.issn.1006-2912.2013.06.001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战略研究"
关键词:刘易斯转折点;二元经济;农业劳动力工资;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
摘要:对中国刘易斯转折点来到时间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刘易斯转折点理论出发,可以得到多个不同的判断标准,本文在系统介绍这些判断标准的基础上,使用相对较为准确的“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和农业劳动力工资水平比较”标准来进行判断,其中农业劳动力工资水平则分别采用了劳均农业净利润法和年工法.结果发现,这两种方法判断出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经过判断,认为根据农业部门劳动边际生产率的判断结果更为合理,中国在2005年前后到达刘易斯转折点.
作者其他论文



消费品的进口替代弹性与价格传导效应--基于典型耐用消费品的研究.吴崇宇;华斌;王裕雄.经济问题探索.2014,1-10.
刘易斯转折点与中国农业政策调整--基于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借鉴.王裕雄;张正河.经济问题探索.2012,108-113.
对当前中国农地制度改革争议中几个核心判断的验证--基于东亚先发经济体的经验证据.王裕雄;林岗.青海社会科学.2013,15-20.
刘易斯拐点时期的中国农业:特征与对策.王裕雄;林岗.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16(6),64-67.
实证数学规划模型在农业政策分析中的应用——兼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比较.王裕雄;肖海峰.农业技术经济.2012,15-21.

相关话题/农业 劳动 经验 中文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