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跨学科主张的陷阱与前景--基于预防艾滋病领域的实践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4

文献详情
跨学科主张的陷阱与前景--基于预防艾滋病领域的实践
外文标题:Advocating for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raps and Possibilities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黄盈盈[1]潘绥铭[2]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2]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年:2013
期刊名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卷:27
期:5
页码范围:136-143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11Z0182013050018)
所属部门:社会与人口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0-5420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rmdxxb201305017.aspx
人气指数:2
浏览次数:2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跨学科;学科世界观;学科方法论
摘要:已有文献关于跨学科的主张,基本上是把可能性作为必然性来论述的.预防艾滋病领域中跨学科实验的经验与教训表明,跨学科主张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尚有很大差距,有必要对跨学科主张进行认真反思.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冲突,这给跨学科主张的实现带来挑战.如果不正视这一点,跨学科的主张就可能成为陷阱,影响甚至扭曲学术的发展方向.实现真正的跨学科研究,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即必要条件:各个学科内部的多元平等、自甘边缘的异端分子与他们的开放性;充分条件:创建世界观、思维逻辑和价值取向三方面的新的元命题;发展条件:创立新的方法论.
作者其他论文



多样化"婚姻":扩宽社会学研究的想象力.黄盈盈.中国青年研究.2014,4-8,79.
性/别框架下的"性与生殖健康".黄盈盈.探索与争鸣.2014,32-34.
"单性别成长"的独生子女婚恋状况的对照研究-全国14-30岁总人口随机抽样调查分析.黄盈盈;潘绥铭.中国青年研究.2014,51-56,101.
论"主体建构"的认识论来源及理论意义.潘绥铭;鲍雨.学术界.2015,76-87.
21世纪中国的"亲密消费":国家法理与民间信念的互构.潘绥铭;侯荣庭.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4-70.

相关话题/学科 文献 中国人民大学 基金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