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权宜之计”的后现代性:对微电影文化的解读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常江[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年:2013
期刊名称: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期:07
页码范围:98-101
增刊:增刊
所属部门:新闻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7-8770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关键词:电影文化;后现代性;电影作品;视频分享网站;青春电影;商业电影;互联网文化;传播模式;许鞍华;上海国际电影节;
摘要:<正>一、微电影的前世今生从字面上看,微电影即微型电影,但显然这种字面意义上的描述不足以覆盖该现象的全部内涵。不少对微电影感兴趣的国内学者依照自己的研究旨趣,对其做出了或大同小异、或独辟蹊径的定义。综合研究者们的智慧,我们大致可以认为微电影具有如下一些与传统意义上的电影短片(short film)不同的特点:
作者其他论文
初创期中国电视文艺节目形态探析.常江.中国出版.2014,34-36,37.
"参与式新闻"的理念与中外实践--以CNN iReport和新华社"我报道"为例.常江.中国记者.2014,110-111.
名人逝世报道中的问题与反思--中外媒体"曼德拉逝世"报道观察.常江;杨奇光.中国记者.2014,72-73.
初创期中国电视社教类节目形态探析.常江.新闻春秋.2014,24-30.
强化责任意识对媒体行业竞争的影响.杨奇光;常江.青年记者.2014,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