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文化在"道德宿命意识"上的冲突与整合--以《考城隍》为例
外文标题:Conflict and Integration of the Elegant & Popular Culture on the Moral Sense of Destiny:Taking the Story Kao Cheng huang for Example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包树望[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年:2012
期刊名称: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期:1
页码范围:37-42
增刊:增刊
所属部门:文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6-6152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hdxxb-rwkxb201201007.aspx
DOI:10.3969/j.issn.1006-6152.2012.01.007
关键词:雅俗文化;儒家道德意识;道德宿命意识;《聊斋志异》;《考城隍》
摘要:道德宿命意识的虚幻性为雅俗文化的整合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与可能,其道德本体、赏罚主义、需要外在主宰力量等特征使《考城隍》以科举考试选拔城隍、因仁孝的儒家道德意识和关于"有心为善"的较好道德理论水平而施以"给假九年"的奖赏,以及其他情节共同展现了雅俗文化在道德宿命意识上的冲突与整合。
作者其他论文
论"三言"中的恩报观念与"道德宿命意识".包树望.理论界.2012,115-118.
论蒲松龄的道德"孤愤".包树望.理论界.2011,89-91.
金庸小说的悲剧意识.冷成金;包树望.中华文化论坛.2013,27-30.
论《三国演义》中的两种恩义观念及其冲突.包树望.文艺评论.2013,66-71.
论复仇观念的节制、消解与超越——以《碧血剑》为例.包树望.名作欣赏.2012,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