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再审程序的理解与适用--兼评《刑事诉讼法》关于再审程序的修改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4

文献详情
再审程序的理解与适用--兼评《刑事诉讼法》关于再审程序的修改
外文标题: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Comment on Amendment of the Criminal Retrial Procedure of the Criminal Retrial Procedure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陈卫东[1]杜磊[2]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2]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年:2012
期刊名称:法学杂志
卷:33
期:5
页码范围:9-18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11D0042012050002)
所属部门:法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1-618X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fxzz201205003.aspx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关键词:96年《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再审程序
摘要:刑事再审程序,是一种非常救济程序,应当注重再审纠错与程序安定性价值之间的衡平。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用修改两条、新增两条的方式对刑事再审程序作了一定的修改与完善,有其进步意义。但对于申诉改造、再审事由的设置、再审的启动主体以及再审审理程序的构建等核心问题并没有涉及。因而,此次《刑事诉讼法》关于再审程序的修改只能称得上是程序“微调”。从司法适用的角度来讲,新《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尚有进一步完善、细化的必要。对此,结合中国的司法实际,可以通过司法解释的形式加以完善,以统一指导司法实践。
作者其他论文



论违法所得没收特别程序中的利害关系人.陈卫东;李响.政法论坛.2015,33(1),73-82.
司法"去地方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逻辑,挑战及其应对.陈卫东.环球法律评论.2014,57-61.
合法性,民主性与受制性:司法改革应当关注的三个"关键词".陈卫东.法学杂志.2014,35(10),1-7,41.
人权保障理念视角下的侦查监督改革.陈卫东;赵恒.人民检察.2014,13-18.
看守所实施新刑事诉讼法实征研究报告.陈卫东;程雷.中国检察官.2014,80.

相关话题/程序 司法 法学院 刑事 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