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高等教育何以能"中邦三十载,西土一千年"?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吕鹏军[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2012
期刊名称:中国图书评论
期:12
页码范围:108-110
增刊:增刊
语言:中文
ISSN:1002-235X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tspl201212025.aspx
DOI:10.3969/j.issn.1002-235X.2012.12.025
关键词:校园文化;中邦;文心;中国学术;上海大学;高校计划;政治见解;清时;专门职业;招生数;
摘要:民国时期的中国学术,依现今标准,在某些方面仍是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峰.虽然我们今天高等教育事业的普及程度远远超过了那个时期,据教育部数据,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计划招生685万人,而据《全国高等教育统计,1934》,该年全国在校生只有2.8075万人,近80年间竟有如此大差距,令人不胜感慨.但在杰出人才的培养方面,我们今天似乎有所不及.其一,钱学森生前在各种场合不止一次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钱学森之问"部分基于与民国时期的纵向比较上.
作者其他论文
从有关律例看清代田房典当契税的变化.吕鹏军.清史研究.1999,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