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1970年代以来锡林郭勒盟草地资源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3

文献详情
1970年代以来锡林郭勒盟草地资源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
外文标题:The Variations and Its Spatial Pattern of Grassland Changes in Xilinguole from 1975 to 2009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巴图娜存[1]胡云锋[2]艳燕[3]刘纪远[4]
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年:2012
期刊名称:资源科学
卷:34
期:6
页码范围:1017-1023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语言:中文
ISSN:1007-7588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ykx201206005.aspx
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科技部973计划
关键词:草地资源;空间分布;动态变化;驱动机制;锡林郭勒
摘要:在多期遥感影像与GIS的支持下,构建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1975年-2009年的草地现状和动态变化时空数据集,进而开展了锡林郭勒盟草地资源空间分布格局、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研究表明:①草地是锡林郭勒盟的主导生态系统,总面积约17.6万km2,占全区国土面积的86%;在空间分布上,自东向西,草地覆盖度逐渐降低,草地类型依次为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荒漠草原;②锡林郭勒盟草地生态系统动态演变的基本特征为:以2000年为界,2000年之前,草地生态系统面积持续减少;2000年之后,草地生态系统的面积减少态势得到遏制和逆转,草地资源面积开始增加;③该区草地资源时空变化受到气候变化、人类土地利用活动以及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影响:区域气候变化是本区生态系统变化的基本驱动力,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活动对于草地退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而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介入则缓解、遏制和逆转了本区长期以来的草地退化态势。
作者其他论文



乌兰巴托-锡林浩特样带草地植被特征与水热因子的关系.胡云锋;巴图娜存;毕力格吉夫,等.生态学报.2015,35(10),3258-3266.

相关话题/资源 空间 中国科学院 北京 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