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丽娜模式”看中国公共产权改革的现实路径
文献类型:会议
作者:方竹兰[1]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法治与经济发展研究院
年:2011
页码范围:2
会议开始日期:2011-12-01
所属部门:经济学院
语言:中文
关键词:公共产权;业主自治;现实路径;模式需要;学术会议;公共财产;私人财产;我自己;崔丽;财产所有者;
摘要:这几天在天津参加了关于社区业主自治模式的学术会议,会议总结讨论了天津崔丽娜女士创造的社区业主自治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区分穷尽,物权自主、量化公开"。这一模式需要我们更进一步研究。仅凭我自己的初步了解,我认为这一模式对中国下一步的公共产权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1.公共财产与私人财产之间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彼此对立,二是你中有我,我
作者其他论文
直觉式创新与中国自治型创新模式的培育.方竹兰.探索与争鸣.2014,54-57.
经济"新常态"下的区域发展动力源于创新.方竹兰.区域经济评论.2014,30-32.
从社区自治看公共财政.方竹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57.
民众经济权利与中国转型期的经济增长.方竹兰;邝雄;周双.社会科学研究.2012,1-8.
论政府占据资源配置主体地位的局限.方竹兰.学术界.2013,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