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业弹性究竟有多大?--兼论金融危机对就业的滞后冲击
外文标题:How Much, Actually, is China's Employment Elasticity?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丁守海[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年:2009
期刊名称:管理世界
期:5
页码范围:36-46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2-5502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lsj200905005.aspx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就业弹性;动态估算模型;滞后冲击
摘要:本文以Kumar-Michl理论为基础,通过引入劳动要素的准固定性假设以及对厂商调整劳动要素行为的修正,提出了一种估算就业弹性的动态模型.基于该模型的面板数据分析表明,如果只考虑产出变化对就业的即期影响,中国非农产业就业弹性确实较低,但在考虑到产出的滞后影响后,就业弹性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特别是东部地区工业和中西部地区服务业,就业弹性分别升至0.3和0.4左右.进一步分析表明,造成就业滞后调整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管制和隐蔽性失业.这些结论能为评估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就业形势提供新的视角,它提醒我们,更大的就业冲击可能会在后期爆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服务业.
作者其他论文
产业内贸易对中国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丁守海;熊宇;许珊.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60-76.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变革趋势与方向.丁守海.人文杂志.2014,26-27.
技能工资差距扩大的影响因素研究.丁守海;陈秀兰;许珊.当代经济研究.2014,33-38.
服务业能长期促进中国就业增长吗.丁守海;陈秀兰;许珊.财贸经济.2014,127-137.
高等教育公平与学费政策选择.查显友;丁守海.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33(1),10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