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心理灰度与日常生活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郭星华[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2]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年:2009
期刊名称:学海
期:6
页码范围:90-94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社会与人口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1-9790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uehai200906020.aspx
DOI:10.3969/j.issn.1001-9790.2009.06.020
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
关键词:心理灰度;生活体验;社会评价;日常生活
摘要:农民工的心理灰度是测量农民工整体心理状态的指标,反映了农民工心态与情绪的积极与消极程度.农民工的心理灰度与农民工的日常生活体验和社会评价密切相关.在农民工的日常生活中,经济收入低、消费水平高、住房条件差和休闲生活匮乏是他们感受最为强烈的生活体验.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社会评价影响农民工的自我意识及其行为.
作者其他论文
社会规范:多元,冲突与互动.郭星华;石任昊.中州学刊.2014,62-69.
基层纠纷社会治理的探索--从"枫桥经验"引发的思考.郭星华;任建通.山东社会科学.2015,65-69.
探索人民调解专业化的新路径.郭星华;刘蔚.社会学评论.2014,59-67.
刑满释放人员社会适应的法社会学研究--主体间性的视角.郭星华;任建通.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64-69.
制度移植与本土适应--社区矫正本土化面临的困境.郭星华;李飞.中州学刊.2013,6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