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政治与教化--秦汉之际的文化选择--兼论儒教的形成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6-30

文献详情
政治与教化--秦汉之际的文化选择--兼论儒教的形成
文献类型:会议
作者:张践[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年:2009
会议名称:国际儒学论坛·2009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
页码范围:412-417
会议地点:北京
所属部门:教育学院
语言:中文
关键词:儒教 政治文化 教化思想 秦汉时期
摘要:笔者通过对秦王朝“以法为教”和汉初行“不言之教”的分析,导出的主旨话题就是: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大兴礼乐教化,最终促成了儒教的形成,并从根本上奠定的中国2000年君主专制社会政教关系的基础。
作者其他论文



古今中外社会核心价值的构成与特点.张践.学术界.2015,161-169.
"五德终始"说与中国政治神学.张践.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4),88-93.
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根植于文化认同.张践.中国统一战线.2014,25-26.
中国古代"知"的性质与学问.张践.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4,36(4),47-51.
试论对宗教的积极引导.张践.世界宗教文化.2012,27-31.

相关话题/文化 政治 社会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