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构型性:语言共性研究的另一个视角——汉语主宾语不对称现象的构型性解释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6-30

文献详情
构型性:语言共性研究的另一个视角——汉语主宾语不对称现象的构型性解释
外文标题:Configurationality as a New Approach to Linguistic Typology: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Configura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S-O Asymmetry Phenomenon in Chinese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陈满华[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年:2009
期刊名称:外国语
期:3
页码范围:52-59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人大复印资料
所属部门:文学院
语言:中文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关键词:构型性#语言共性#不对称#层级#汉语#configurationality#linguistic universals#asymmetry#hierarchy#Chinese
摘要:构型性理论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研究语言共性的新方法。该理论根据语序的固定程度和组构成分的层级结构在句法中的作用将语言分为构型语言和非构型语言。构型语言指词序和组构成分的层级结构比较固定的语言,其中最主要的特征是主语和宾语存在不对称性;不符合这些特征的语言是非构型语言。主宾语不对称性可以在词序、句法一致、并列缩减、习语构造、照应关系等方面得到验证。汉语的主宾语不对称性现象体现在句法并列缩减、习语构造、照应关系、离合词及VO来源的名词、停顿及助词的位置等几个方面。已知的语言事实表明,绝大部分语言(包括英语和汉语)属于构型语言,因此很多人主张构型性可以被认定为人类语言的共性。
作者其他论文



情态动词"至于"及其构式化路径.陈满华;张庆彬.学术交流.2014,155-162.
也说族谱的存史,资治及教化功能--以湖南安仁港头(新渡)陈氏十二修族谱为例.陈满华.湘南学院学报.2014,42-45.
G . Leech 的语言学研究管窥.陈满华.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22-28.
威廉·琼斯的音标研究及其影响.陈满华.语言科学.2010,9(1),91-98.
句法语用相融观:以汉语构式"(某某某)他人呢"为例.陈满华.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9,30-33.

相关话题/语言 汉语 结构 文学院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