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语境下的现代刑法脸谱雏形之素描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6-30

文献详情
中国语境下的现代刑法脸谱雏形之素描
文献类型:会议
作者:潘庸鲁[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年:2009
会议名称:“社会变迁、刑法发展与立法模式变革”学术研讨会
会议论文集:“社会变迁、刑法发展与立法模式变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页码范围:102-111
会议地点:北京
会议开始日期:2009-12-26
所属部门:法学院
语言:中文
关键词:现代刑法;脸谱素描;犯罪定位;司法解释;人权保障机能
摘要:随着1979年刑法的颁布,新中国结束了长达三十年的无刑法典时代,这对中国脱离“无法无天”的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略有遗憾的是其内容充斥着许多的人治色彩,如类推制度的适用、三大口袋罪的存在、把犯罪定位于敌我阶级矛盾、刑法的唯一机能限定为维护社会秩序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法治理念不断加深对刑法的影响,尤其社会转型其间各种复杂问题的爆发与法律制度的缺失之间的矛盾,为进一步修改刑法提出了迫切需求,因而1997年立法机关对刑法进行了大幅的修改,并随后出台了一系列的司法解释和七个修正案来满足司法需求,尤其新刑法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成为法治文明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她以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权力限制和权利保障为基础,注重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一切刑事司法活动围绕着罪刑法定展开。
作者其他论文



量刑适用的内在与外在根据研究.潘庸鲁.学术探索.2009,29-33.
树立理性刑法观--以审视刑法的有限性为视角.潘庸鲁.学术探索.2008,63-66.
论刑罚权适用的有限性.潘庸鲁.广西社会科学.2008,108-112.
关于被害人承诺有限性之正当性根据考量.潘庸鲁.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4),513-517.
论刑罚权发动的理性节制.潘庸鲁.兰州学刊.2008,115-118.

相关话题/刑法 法学院 学术 社会 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