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辩读”的价值命意与“公共领域”的神学研究
外文标题: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Scriptural Reasoning" and Theological Studies of the "Public Square"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杨慧林[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年:2009
期刊名称:长江学术
期:1
页码范围:51-55
增刊:正刊
所属部门:文学院
语言:中文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关键词:经文辩读#公共领域#比较文学#关系研究
摘要:基督教具有经文辩读的悠久传统,这一传统具有一种公共性的诉求,即对于不同传统之间的相互理解、乃至由此重构的自我理解,具有普遍的借鉴价值。进而言之,这或许也是破除狭隘的“身份”立场、在多元价值中寻求和谐的必要前提。与“经文辩读”可作一比的是比较文学。经文辩读有助于真正在“国际”、而非“西方”或者任何一种“中心”的意义上唤醒“比较”所蕴含的对话精神,并重建“世界文学”的观念。
作者其他论文
“反向”的神学与文学研究——齐泽克“神学”的文学读解.杨慧林.外国文学研究.2009,31(2),127-134.
诠释与想象的空间:批评史中的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杨慧林.外国文学研究.2006,28(6),53-61.
走出西方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樊篱.杨慧;杨慧林.兰州学刊.2006,20-22.
西方马克思主义宗教论说的六个问题领域.杨慧林.世界宗教文化.2012,11-16.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学科命意及发展趋向.杨慧林.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4-48.